高要品茶教室工作坊,高要茶艺研习课堂

发布时间:2025-11-06 08:17:17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路过老街转角,总能看到「高要品茶教室工作坊」暖黄色的招牌。说来有意思,原本只是被橱窗里那套青花瓷茶具吸引,没想到推门进去后,竟在这个飘着茶香的空间里找到了久违的宁静。

穿棉麻裙的茶艺师正在温杯烫盏,见她手腕轻抬,沸水冲入盖碗的瞬间,白牡丹的甜香立刻漫了出来。我原以为喝茶不过是抓把茶叶丢进杯子,没想到光是注水就有这么多讲究——水线要细要稳,沿着盖碗边缘画圈,好像给茶叶办一场温柔的淋浴。

原来茶香会说话

第叁回来工作坊时,我总算能分辨出凤凰单丛的蜜兰香和铁观音的奶香了。茶艺师小陈笑着说:"很多人觉得品茶很高深,其实就像认人——多见几次就熟了。"她让我们轮流闻还带着余温的盖碗盖,那个瞬间突然懂了什么叫"杯底留香"。坐在对面的退休教师王姐插话:"我来了半年才发现,同一泡茶在不同人手里,真的能泡出不同味道。"

这话让我想起第一次尝试冲泡时的紧张。手抖得像个初学者,结果茶汤又苦又涩。小陈却安慰说:"茶从不嘲笑新手,它只是诚实地反映你当下的状态。"后来慢慢体会到,当你心平气和时,茶汤自然温润甘甜。这种奇妙的连接,大概就是「高要茶艺研习课堂」最吸引人的地方。

最近工作坊新添了宋代点茶体验。看着茶筅击打出绵密的白沫,在茶汤上写下一个"茶"字,恍惚穿越回千年前。穿汉服来的小姑娘兴奋地举着手机录像:"这比咖啡拉花还有意思!"确实,现代人总追逐新鲜事物,却在这些古老的仪式里找到了更持久的快乐。

窗边的茶席永远最抢手。午后阳光斜照在插着枯莲的陶罐上,七八个茶友围坐品着十五年老普洱。不需要刻意找话题,偶尔聊两句茶叶变化,更多时候只是安静地看着茶烟袅袅升起。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反而让周末午后变得格外饱满。

记得有次暴雨突至,困在茶室的几个人索性续水慢饮。雨打芭蕉声里,喝着第叁泡东方美人,听年过七旬的李爷爷讲他年轻时收茶的故事。他说现在年轻人总说"躺平",其实在茶桌前端坐一刻钟,比刷两小时手机更能让人放松。这话让我琢磨了很久。

现在每次路过茶坊,都会想起第一次推开木门时响起的风铃声。那时不知道,这个藏在老街里的空间,会让我学会在沸水里舒展如茶叶,在等待中品味时光的馈赠。茶室墙上有幅字写得妙:"一叶见方寸,一茶现万千。"或许我们来此不单为学技艺,更是为了找回某种失传的生活温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