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附近还有哪些好玩的
最近老听人念叨,说晋江女子学院后街变冷清了。这话让我心里直犯嘀咕,那条热热闹闹的小街,难不成真的风光不再了?趁着周末有空,我决定亲自去转转,看看晋江女子学院后街现在究竟是什么光景。
拐进后街第一个感觉是,熟悉的烟火气还在。烤红薯的大爷还在老地方,炉子里飘出的甜香能把人馋虫勾出来。往里走几步,那家卖四果汤的老板娘正忙着给客人加芋圆,勺子和碗碰撞的清脆声听着特别亲切。不过要说变化也是有的——以前挤满学生的奶茶店换了招牌,新开的这家装修更小清新了,门口还摆着几盆绿植。
那些藏着的好去处
沿着小巷子往里走,倒是发现了几家新面孔。有间书屋兼做咖啡,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错落的书架。隔壁是家手工饰品店,几个女生正围着柜台试戴发夹。最让我惊喜的是巷子尽头新开了家文创小店,卖的都是本地设计师做的明信片和贴纸,墙上还挂着周边大学的风景水彩画。这些新店就像后街悄悄长出的新芽,给这条老街道注入了新鲜血液。
转角遇到毕业后留校工作的学姐,她笑着说现在后街的店铺确实换了一波。“有些老店撑不下去,但总有新的冒出来。你看那家糖水铺,”她指着对面排队的小店,“叁个月前刚开张,现在成了新晋网红。”她顺手买了杯烧仙草,说下班路过总要带一杯,“味道和大学时常喝的那家差不多,可能我们怀念的不是某家店,而是那种熟悉的感觉吧。”
傍晚时分,后街渐渐热闹起来。下课的学生叁叁两两聚在小吃摊前,刚出炉的鸡蛋灌饼冒着热气,煎饼果子的面糊在铁板上滋滋作响。路灯亮起时,整条街笼罩在温暖的橘光里,奶茶店的音响飘出轻快的流行歌。这时我突然明白了,后街的魅力不在于某家特定的店铺,而在于这种永远鲜活的氛围——它就像个会呼吸的生命体,店铺更替,味道变迁,但那份青春洋溢的气息始终没变。
往回走时特意绕到后街侧面的巷子,发现这里不知何时多了几家趣味小店。有专门做手账材料的,有卖复古玩具的,还有间迷你画室可以体验油画。这些小店都没挂显眼的招牌,像是故意藏着只等有缘人发现。这倒让我想起朋友说过的话——后街的好,得慢慢逛才能体会出来。
华灯初上,后街迎来最喧闹的时刻。每个小吃摊前都围满了人,空气里混杂着烤串、臭豆腐和章鱼小丸子的香味。学生们坐在路边的塑料凳上说笑,刚下班的白领拎着打包的晚餐匆匆走过。站在街口回望,霓虹灯牌在夜色里连成一片温暖的光河。这时手机响了,朋友问我后街怎么样了,我回了句:“自己来看看呗,保证有你意想不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