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杭州高端会所外送服务
这两天路过西湖边,正好看见几个穿着制服的外卖小哥站在一栋老洋房门口等人取餐。你说奇不奇怪,这地方明明挂着私人会所的牌子,怎么还接起了外卖单子?我站在梧桐树下琢磨了半天,忽然想起上周朋友神神秘秘地跟我说,现在杭州有些高端场所开始做外送服务了。
舌尖上的隐奢体验
要说这杭州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啊,还真不是普通外卖能比的。上周我特意尝试了其中一家,他们家主推钱塘江鲜。厨师长亲自加微信沟通菜单,说今天刚捞上来的江鳗特别肥美,问我要不要试试招牌的古法蒸制。配送员穿着挺括的制服,提着恒温食盒上门时,我打开一看,盛菜的青瓷碗还带着微微烫手的温度。
其实刚开始我也纳闷,这些向来注重私密性的场所怎么就愿意把菜往外送了呢?跟其中一个经理聊起来才知道,现在很多老主顾搬到了钱江新城,但就馋这口老味道。有位做金融的客人特别有意思,每周叁雷打不动要订他们家的东坡肉,说是在香港出差时吃到当地改良版,气得连夜打电话回来订餐。
藏在细节里的讲究
你们知道最让我惊讶的是什么吗?那天送来的龙井虾仁,配了两种醋。配送小哥专门提醒,深色的是八年陈酿,适合蘸虾仁,浅色的是新鲜果醋,可以解腻。这种细节,要不是老师傅指点,我们普通食客哪能琢磨明白。
现在杭州高端会所外送服务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前天我去城西办事,顺道参观了朋友投资的配送中心。他们给配送车装了双重温控系统,就连遇到堵车都有应对方案——在保温箱夹层放了特制暖石,这心思花得真是到位。
不过要说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些能体现本地特色的菜品。有家会所的厨师创新了一道"断桥残雪",把鳕鱼做成雪景造型,配上藕片模仿桥洞,每天限量二十份。我第一次见时都舍不得动筷子,光拍照就拍了十分钟。
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以前总觉得高端餐饮就得正襟危坐地在包厢里吃。其实啊,不管是家庭聚会还是商务宴请,能轻松自在地享受美味才是最重要的。昨天看到邻居家小孩过生日,桌上摆着某会所外送的彩虹蛋糕,孩子们围着唱歌的样子,比在酒店里自在多了。
说到这个,忽然想起个趣事。有次我订的菜路上遇到交通事故,配送员硬是骑着共享单车赶在约定时间内送到。看着他满头大汗却仍保持专业仪态的样子,倒是让我对这些服务的敬业程度有了新认识。
可能有人会觉得,外卖终究少了些仪式感。但你看啊,现在这些杭州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连餐后甜点的摆盘都考虑周全。上次收到的桂花定胜糕,打开食盒时干冰营造的烟雾效果,愣是让我家客厅瞬间有了江南庭院的感觉。
说起来,这种服务最近在钱江世纪城那边特别受欢迎。很多年轻住户工作忙,又想在家招待客人,这种既能保证品质又省时省力的方式正好符合需求。我认识的一个95后设计师,每周都要订两次某会所的创意菜,说是在美食里能找到设计灵感。
其实无论是传统堂食还是创新外送,能把杭州本帮菜的精髓传承下去才是关键。那天尝到老师傅做的炸响铃,还是二十年前河坊街老店的那个味道,酥脆的腐皮包裹着精心调制的馅料,咬下去瞬间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