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平顶山周边200元真爱尚存吗
前几天刷短视频,看到有人半开玩笑地问:“平顶山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这句话像根小刺,轻轻扎了我一下。是啊,在这个喝杯奶茶都要二叁十块的年代,两百块钱的爱情,听着像个遥远的神话。
巷子口修鞋的王师傅,手上糙得全是裂口。中午她媳妇来送饭,铝饭盒里装着饺子,非要看着他吃第一个。“咸不咸?”她就问这一句。王师傅咧嘴一笑:“刚好。”他脚边摆着个矿泉水瓶,里头装着自家凉的茶。我估摸着,他俩今天这顿饭,连二十块都花不了。
可你说这不是爱情吗?上个月王师傅胃病住院,他媳妇叁天没合眼。病房里其他人都请护工,就她亲自守着。王师傅出院时说,这婆娘,比什么药都管用。
那些被价格标签遮住的东西
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标配是电影院、网红餐厅、逛街购物。一趟下来,没个叁五百根本打不住。慢慢地,大家都习惯了用花钱的多少,来衡量心意的轻重。
但我认识一对在夜市摆摊的小夫妻。收摊后,男的会从叁轮车座下面变魔术似的掏出个苹果,在身上擦擦递给女的:“今天批发市场处理的,甜着呢。”女的接过来咬一口,剩下的自然塞回男人手里。那个苹果可能就值两块钱,可他们分着吃的样子,像在分享什么山珍海味。
这让我想起“平顶山周边200元真爱尚存吗”这个问题。也许我们问错了——真爱从来不看钱包的厚度,它看的是你愿意从那个钱包里,拿出多少真心。
你说两百块钱能干什么?能吃顿不错的双人套餐?能看场电影?能买束像样的花?但这些都比不上他记得你胃不好,提前熬好的那碗小米粥;比不上你加班到深夜,她执意要等你到家才肯睡的那份坚持。
感情这事儿,最怕比较,也最怕标价。一旦你开始计算投入产出比,味道就全变了。就像我姥姥说的,以前东西坏了都想着修,现在东西没坏就想着换。人心也是这样变的。
那么,平顶山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我想是有的,只是它换了样子,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可能是他熬夜为你抢的那张回家车票,可能是她笨手笨脚织的那条围巾,可能是你们共用一副耳机听歌的傍晚。
真正的爱情从不问你掏不掏得出两百块,它只问你肯不肯掏出那颗真心。在这个什么都涨价的时代,或许我们都该回头找找——那份不需要标价的温暖,其实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