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品茶海选工作室,江阴茶会优选工作室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3 07:11:20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路过江阴老城区的时候,发现巷子口新开了家挺特别的茶室,门头上写着"江阴品茶海选工作室"。说真的,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搞什么选秀的,走近才发现是家正儿八经的茶舍。

推开木门就闻到一股茶香,柜台后面整面墙都摆着茶叶罐。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在给客人介绍今年的明前龙井。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他给每桌客人试茶的样子,忽然觉得这"海选"二字还挺形象——不同年份、不同产区的茶叶在这里轮番登场,等着懂茶的人来品评挑选。

茶香里的慢时光

旁边桌坐着对老夫妻,老爷子端着白瓷杯仔细端详茶汤,老太太则在记事本上写着什么。聊起来才知道,他们每个月都会来这家江阴茶会优选工作室新体验店,把尝过的每种茶叶的感受记下来。"这就像在给茶叶写日记哩。"老太太笑着翻开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茶叶的香气、口感,甚至还贴着干茶标本。

我也试着点了套他们推荐的品鉴套装。服务员端来叁只不同的盖碗,里面分别是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和本地的阳羡雪芽。说来有趣,同样的水,泡不同的茶叶,倒进白瓷杯里的颜色居然差那么多。铁观音是清亮的淡黄色,岩茶是琥珀色,本地的雪芽倒是泛着浅浅的绿。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里每个月都会更新茶叶单子。上次来喝的还是云南的普洱,这次就换上了刚到的太平猴魁。长条形的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开来,就像小树林在水里慢慢苏醒。老板说,他们专门有个团队在各地寻茶,就是要让老顾客每次来都能尝到新鲜味道。

现在城里适合年轻人喝茶的地方真不多,要么太传统让人觉得拘束,要么彻底西化失去了茶的本味。但这儿有点特别,留着传统茶艺的讲究,又不死板。经常能看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带着笔记本过来,点壶茶就能坐一下午。

记得有次碰上他们办"盲品会",六七种茶叶去掉标签让客人猜品种。有个小姑娘连续猜对叁种,高兴得直拍手。后来才知道她是个程序员,说喝茶比喝咖啡更能让她静下心来写代码。这种热闹又自在的氛围,在普通茶馆还真不太常见。

要说这儿最让人舒服的,是那种不慌不忙的节奏。没有服务员过来催单,也没有限时消费。窗外的梧桐叶子慢慢飘下来,桌上的茶从烫口喝到温润,时间好像都变慢了。偶尔抬头,能看到老板在教新客人怎么闻香,怎么观色,怎么小口品啜。

现在周末要是得空,我都会来坐会儿。有时候约朋友谈事,有时候就自己带本书。渐渐认识了几个常客,见面会点头笑笑,偶尔交流下最近喝了什么好茶。这种若有若无的联结,让人感觉很踏实。

前两天又去,发现他们新进了批桂花乌龙。老板正在调试冲泡的水温,说九十度刚好能把桂花的香气带出来,又不至于把茶烫坏。看着他用茶匙小心翼翼地把茶叶拨进壶里,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专门跑来喝茶。在这快节奏的日子里,能找个地方安静地喝杯好茶,细细品味不同茶叶的独特韵味,确实是件挺享受的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