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女学生喝茶群,津门女生茶话会

发布时间:2025-11-03 06:01:34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得从我们学校后门那家叫“竹里馆”的茶馆说起。店面不大,藏在两棵老槐树后面,平时 quiet 得很。那天下午没课,我抱着本书想找个清静地方,推门进去就听见角落传来一阵压低的笑声。几个穿着附近中学校服的女生围坐在一张原木茶桌旁,其中一个正手忙脚乱地用盖碗沏茶,水差点洒到旁边姑娘的英语练习册上。

“小心点儿!你这手法跟做化学实验似的。”扎马尾的女生笑着往旁边躲。

我本来想换个远点的位置,却被她们桌上那套天青色的茶具吸引了。白瓷杯里漾着琥珀色的茶汤,旁边散落着几本摊开的课本,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放在一起,居然莫名和谐。

茶香里的悄悄话

后来我成了那儿的常客,才知道这是她们自发组织的津女学生喝茶群。说是“群”,其实没什么固定规矩,就是每周叁五放学后,谁有空谁来,点一壶最便宜的茉莉花茶能坐俩小时。老板娘人也挺好,从来不会因为她们只点一壶茶就摆脸色。

有次我听见她们在聊月考成绩。“我妈说这次再考不进前叁十,周末就别想出门了。”圆脸女生戳着茶杯里的花瓣,“可物理题真的像天书啊。”

“我教你啊!”对面戴眼镜的女生推推眼镜,“这道题我们老师刚讲过,关键在于受力分析...”她说着就抽出草稿纸画起图来,另外两个脑袋立刻凑了过去。茶香混着纸墨的味道,在那个安静的午后慢慢散开。

说来也怪,要是在教室里讲题,保准有人哈欠连天。可在这儿,伴着潺潺的煮水声,连最枯燥的公式都显得温柔了几分。那个被叫做“小雨”的姑娘悄悄告诉我:“在家爸妈总盯着,在教室又有老师,只有在这儿,心里才踏实。”

她们给这个小团体取了个更正式的名字——津门女生茶话会。虽然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实际上就是几个女孩子在学业重压下,给自己辟出来的一小块透气的地方。

不止是喝茶那么简单

时间久了,我发现这个津门女生茶话会的内容远不止写作业。上个月期末考完那天,她们破天荒点了壶价格不菲的铁观音。

“我妈终于同意我学古筝了!”小雨一进门就宣布这个消息,眼睛亮晶晶的,“就是每天练琴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说是怕影响学习。”

“那也很好啊!总比直接拒绝强。”其他人都替她高兴。那天她们没带书本,就着清甜的茶汤,聊起了各自藏在心底的小梦想。想当翻译的,想开面包店的,还有想考到南方去看看的。十六七岁的心事,像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开来。

老板娘偶尔也会加入聊几句。有次她边擦拭茶盘边说:“我像你们这么大时,最盼着周末去同学家,几个人挤在小房间里能说一下午话。”她笑了笑,“那时候可没这么好的地方让你们泡着。”

说实话,我挺羡慕她们的。在我读书那会儿,课外时间都被补习班填得满满的,哪有这样自在的时光。现在这个津女学生喝茶群已经发展到十多人了,连隔壁女校的学生也闻讯而来。虽然人多时显得有些拥挤,但那份轻松融洽的氛围一直没变。

昨天路过竹里馆,看见她们正在研究新到的凤凰单丛。沸水冲下去,一股蜜兰香瞬间飘散开来。“这香味好像桂花啊!”一个女生惊叹道。另一个接话:“不对,更像熟透的杏子味儿。”争论声伴着茶香从半开的木窗溜出来,融进了初夏的风里。吧台后的老板娘朝我眨眨眼,似乎在说:瞧,这群丫头又开始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