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小巷子里150的爱情,旧街150元温情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5 14:53:20 来源:原创内容

巷口那盏昏黄的路灯刚亮起来,老王就推着他的小吃车吱呀吱呀地来了。车轮压过青石板路的缝隙,发出熟悉的哐当声。这条藏在泰兴老城区的小巷,宽度刚够两个人并肩,墙角的青苔年年岁岁地绿着。

“还是老样子?”老王擦擦手,从蒸笼里冒出热气。站在摊前的小伙子点点头,掏出手机扫了扫挂在车把上的二维码——150元,屏幕上跳出的数字和五年前一模一样。小伙子叫阿明,每周五下班都会来买两份肠粉,一份自己的,一份给住巷尾的女友小月。这习惯从他们租住在这条巷子开始,雷打不动地持续了五年。

150元的重量

说来也怪,在这物价飞涨的年头,老王的肠粉始终卖150元两份。隔壁店的炒面从80涨到了200,对面奶茶更是翻了两番。可老王只是笑呵呵地摆摆手:“街坊邻居的,够了够了。”他记得巷子里每对情侣的口味,阿明要多加蛋,小月的那份不能放葱。这150元里,装的不仅是两份肠粉,更是老王眯着眼睛看年轻人成长的温暖。

阿明第一次来买肠粉时,还是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那会儿他和同学合租在巷子深处的阁楼,工作还没着落,每天往不同公司投简历。有天深夜,他蹲在巷子口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妈,钱够用……找到工作就汇钱回去。”老王听见了,默默往他的肠粉里多塞了个蛋。后来阿明带着小月来,两人分吃一份肠粉,你一口我一口,笑得比蜜还甜。再后来,阿明穿着西装来买肠粉,说是找到了工作。老王看着他衬衫领子都磨毛了,还是每周雷打不动地来。

其实这条巷子藏着不少这样的故事。斜对面修鞋的老陈,总看见小月下班时在摊前停留。有回她盯着双红色高跟鞋看了好久,最后却买了旁边打折的平底鞋。第二天老陈特意把高跟鞋改成特价,刚好150元。小月开心得像捡了宝,穿着新鞋在巷子里转了好几个圈。这些看似巧合的善意,都是巷子里不成文的规矩——谁家不容易,街坊们就悄悄地帮一把。

今年春天,巷子口的樱花树上系了红绸。阿明和小月要搬走了,买了套小公寓。临走那天,老王特意做了两份加料的肠粉,包装盒底下压着个红包——150元。小月打开时眼眶红了,这数字对他们来说太特别。那是他们第一次约会时剩下的全部家当,是五年来每周不变的晚餐价格,是巷子里每个人默默守护的温情价。

昨天我路过巷子,看见新搬来的小情侣在老王摊前徘徊。“150元两份?”女孩小声问。男孩刚要开口,老王笑眯眯地递过试吃的小碗:“尝尝,管饱。”他们吃完相视一笑,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巷子还是那条巷子,故事也还在继续。青石板路映着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