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100米内附近的人,聊城百米邻里圈
聊城100米内附近的人,你在哪儿呢?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明明住在同一个小区,同一栋楼,甚至就在上下楼,可除了在电梯里碰面时尴尬地点点头,就再也没有任何交集了。我们每天刷着手机,看着天南海北的新鲜事,却可能不知道,那个能一起遛狗、能互相借个葱、能分享小区团购信息的聊城百米邻里圈,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以前住大院、住胡同,谁家做了点好吃的,左邻右舍都能闻到香味儿。张奶奶家的饺子,李叔叔修的自行车,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那种热乎气儿,现在想想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住进了漂亮的楼房,关上门,就成了一个个孤岛。
我就在想啊,科技这么发达,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就能联系到千里之外的朋友,为啥想认识一下隔壁的邻居,反而变得这么难了呢?是不是缺了那么一个契机,一个能把大家从各自的小世界里,轻轻拉出来的东西?
后来,我开始留意起我们这个小区的聊城100米内附近的人。早上送孩子上学时,会遇到同样匆忙的宝妈,相视一笑,算是打过了招呼。晚上散步,总能看到几个固定的身影在遛狗,狗狗们互相闻一闻,我们主人倒是安静地站在一边。有时候真想开口聊两句,问问他家狗狗叫什么名字,可话到嘴边,又觉得有点唐突,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转折发生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家厨房的水龙头突然坏了,水喷得到处都是。我手忙脚乱,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爱人出差了,这么晚找维修工也不方便。情急之下,我忽然想起楼上住着一位看起来挺面善的大哥,好像是个水电工。我硬着头皮敲响了他家的门。
大哥一听情况,二话没说,提着工具箱就下来了。三下五除二,不仅帮我换好了水龙头,还把总闸哪里有点滴水也一并拧紧了。我又是递烟又是道谢,他摆摆手,憨厚地笑着说:“都是邻居,这点小事客气啥!远亲不如近邻嘛!” 就这一句话,让我心里琢磨了好久。
是啊,“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在那一刻显得如此真切。从那以后,我再在电梯里遇到那位大哥,我们就能很自然地聊上几句天气,或者抱怨一下小区的停车位。慢慢地,通过他,我又认识了小区里几个经常一起下棋、钓鱼的叔叔。我们这个小小的聊城百米邻里圈,就在这种不经意间,悄悄形成了。
现在我们建了个小小的微信群,名字就叫“齿齿苑百米邻里”。群里不聊什么天下大事,说的都是谁家有多余的快递纸箱,物业最近有什么新通知,或者谁的车窗忘了关。偶尔,还有人会把自己老家寄来的特产,分一些放在门卫室,让大家自取。这种被稀释了的、现代版的“人情味”,让人觉得特别踏实。
城市很大,我们的生活节奏很快。但或许,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去经营多么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只是从认识聊城100米内附近的人开始,从一次简单的求助、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你好”开始。打开门,走出去,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温暖的邻里圈子,其实就在离你不到一百米的地方,静静地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