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职校400元随叫随到,职校服务随传随到400元
最近在本地论坛上看到个挺火的话题——“荆州职校400元随叫随到”,刚开始还以为是什么新型外卖服务。后来问了在职业学院教书的表哥才知道,原来是学校实训中心推出的便民技术服务。
这四百块到底能买来什么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这个价钱我也愣了。现在请个水管工上门都不止这个数,更何况是带着专业设备的技术团队。我特意去他们实训基地转了转,正好碰上机电系的学生在给社区修理电器。有个小伙边擦汗边说,这是他们的“移动课堂”——把课堂搬到社区,把故障设备当成活教材。
带队的张老师给我看了他们的服务清单:从家电维修到电脑调试,从小程序开发到短视频拍摄,足足二十多个项目。“我们这可不是简单劳动,”他指着正在组装无人机的学生,“学生要用真本事说话,客户满意才能拿到学分。”
这让我想起上周邻居王阿姨家的故事。她家老旧的智能电视卡得没法看,本来打算换新的,试着预约了职校服务。两个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带着工具包上门,重新刷了系统,清理了内部灰尘,现在电视流畅得像新的一样。王阿姨逢人就夸:“这些孩子手艺真俏皮!”
随传随到背后的温度
说到“职校服务随传随到”这个说法,刚开始觉得是不是太夸张了。深入了解才发现,他们真的建了个24小时响应群。上周五晚上十点,开小超市的李老板收银系统突然崩溃,在群里发了求助。没想到五分钟后就收到回复,两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骑着共享单车赶来,忙活到半夜终于把数据抢救回来。
李老板要加钱,学生们坚决不收:“说好400就是400,应急服务本来就在套餐里。”后来才知道,那晚本来是他们宿舍聚餐,接到通知放下筷子就来了。问起这事,那个戴眼镜的男生不好意思地笑笑:“实操机会比烧烤香多啦。”
这种服务模式渐渐形成了口碑。现在连附近写字楼的小公司都成了常客,有些公司甚至定期请学生去做设备维护。经管系的同学还自发组建了项目组,帮这些小公司做财税报表分析——当然,还是那个不变的价钱。
实训中心的陈主任跟我说了个暖心故事。有次学生去独居老人家里修空调,发现老人用的还是老式功能机,子女视频通话都接不了。学生们自己凑钱买了台智能机,耐心教老人用了整整一周。现在老人天天等着孙子打视频电话,还学会了自己网购日用品。
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400元随叫随到”不再是个简单的广告语,反而成了连接校园和社区的纽带。职校的孩子们用专业技能换来实践经验,街坊邻居用实惠价格享受专业服务,这大概就是教育最本真的样子。
前两天路过职校,正好看到一群学生背着工具包出发。阳光下那些年轻的脸庞带着些许稚气,但工具箱里装着的,却是实实在在改变生活的力量。或许这才是“荆州职校400元随叫随到”最动人的地方——让知识走出象牙塔,在烟火人间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