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凌海大学城旁的小巷位置在哪
凌海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这个问题最近好像总被提起。昨天在食堂吃饭,隔壁桌几个新生也在嘀咕这事儿,其中一个男生还信誓旦旦地说见过巷口晾着蓝布衫。
其实吧,我大叁那年送外卖时经常穿巷子抄近路。要说具体位置,得从大学城正门那个红绿灯说起——往右拐过两家奶茶店,看到老陈修理铺的黄色招牌后,左手边电线杆后面那条窄道就是。青石板路面上老有电动车压出的白痕,墙角探出几丛野豌豆,傍晚时路灯会提前半小时亮。
巷子里的日与夜
白天这儿挺热闹,裁缝铺的收音机永远在放戏曲,修鞋摊前堆着学生们的运动鞋。最里间旧书店老板养了只叁花猫,见到生人就窜上书架。但过了晚上九点,巷口炒粉摊收车后,整条巷子就只剩七盏路灯亮着。去年新装的监控摄像头钉在水果店雨棚上,不过西侧那段还是照不太清。
记得有回我给留学生楼送麻辣烫,在巷子中间碰见管理系的张教授拎着鸟笼遛画眉。他笑着说这巷子像树洞,藏着好多人的少年心事。这话不假,我亲眼见过美术系的同学在砖墙上画褪色的向日葵,也见过情侣把同心锁扣在消防栓栏杆上。
现在手机导航总让人绕大路,其实穿过这条巷子到地铁站能省八分钟。去年学校后勤处给墙面刷了防涂鸦涂料,但总有人偷偷用粉笔写数学公式,或许这就是大学城特有的浪漫吧。
那些被记住的角落
巷子中段有家二十年的锁匠铺,王师傅总在窗台上煨着茉莉花茶。他记得前年有个女孩哭着来配钥匙,说完不成论文不敢见导师;也记得体育生们比赛前会来修自行车,车把上还挂着汗湿的护腕。这些碎片比地图坐标更能说清凌海大学城旁的小巷位置在哪——它不在导航软件的绿色线条里,而在每个途经者的生活褶皱中。
今年清明后,巷尾突然多了叁个分类垃圾桶。环卫站的李姐每天六点来收垃圾时,总会把被风吹倒的共享单车扶正。她说附近居民区的老人早晨爱从这儿穿过去早市,因为菜价比学校超市便宜两块五。
昨晚我又路过那里,发现旧书店窗台新放了多肉盆栽。铁艺花架有点生锈,但饱满的叶片在暮色里像裹着蜜糖。可能过两年毕业了,我还会记得巷子飘来的炒栗子香,比记住教学楼编号更清楚。
要是你现在去寻,注意看第四根电线杆上贴着的寻猫启事。那下面用铅笔写着行小字:“往前十叁步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