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附近500块钱的爱情,邻近区域五百元情缘
那天傍晚路过城东旧街,电线杆上褪色的招贴被风吹起一角。“新余附近500块钱的爱情”这行字跟着纸条上下翻飞,像在跟过往的行人打招呼。老王蹲在路边修自行车,头也不抬地说:“这地方啊,每天都有故事。”
老周在巷子口开了十年杂货店,见过深夜来买泡面的年轻情侣,也见过清晨独自打酒的中年人。“五百元情缘?”他擦着玻璃柜台笑了笑,“不就是两个孤单的人凑一块儿取个暖嘛。”隔壁美容院的小芳常来买矿泉水,她说上个月有个姑娘在店里哭,说对方连500块都舍不得花。“现在人啊,连假装认真都嫌费劲。”
街头巷尾的寻常事
我常在傍晚看见那个穿工装的小伙子,坐在广场花坛边等人。他说见面的姑娘在服装店上班,两人约好去看江景。“她知道我没什么钱”,小伙子挠挠头,“她说五百块够吃顿饭再看场电影了。”后来他们真的去了江边,吹着晚风聊各自老家的故事。
便利店老板娘记得有个常来买烟的大叔,每周五准时出现,捎带一盒巧克力。后来才知道他在等厂里下夜班的会计。“两个人都不容易,凑个五百块周末去周边转转。”老板娘说那阵子大叔买烟都换便宜的了,“但这种日子过久了,总得有个说法不是?”
其实在这新余附近,五百元情缘从来不只是钱的事。它可能是刚工作的年轻人能拿出的诚意,也可能是中年人重新开始的小心试探。网吧前台小赵见过太多这样的相遇:“有人当真,有人凑合,但至少刚开始那会儿,都是真心想找个伴的。”
菜市场卖豆腐的刘婶说得在理:“现在彩礼动不动几十万,反倒让好些人不敢谈感情了。这五百块的事,倒是让年轻人敢重新走动起来。”她见过隔壁摊位的女儿相亲,男孩子带着去吃了碗螺蛳粉,两人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当然不是每段邻近区域五百元情缘都能圆满。修鞋的老陈说他见过最心酸的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每次见面都特意换身干净衣裳,但女方总是迟到。“后来才知道,人家同时见着好几个呢。”老陈把锥子往蜡线上扎,“这世道,认真的人反倒显得傻气。”
不过啊,转机往往发生在最寻常的时刻。就像快递站的小两口,当初也是在同城论坛认识的。“第一次见面他请我吃炒粉,加了两个蛋。”女的边分拣包裹边说,“现在我们自己开店了,晚上数完件,还是常去那家摊子。”
或许这种新余附近500块钱的爱情,不过是给 cautious 的现代人一个台阶。让那些被房价、彩礼吓怕的年轻人,还能相信感情可以从简单的地方重新开始。就像夜市里那对卖手抓饼的夫妻,丈夫翻饼,妻子加料,收摊时一起数零钱的日子,也挺好。
暮色渐浓,广场上又响起广场舞的音乐。卖糖炒栗子的大爷说,他今天又看到叁对在这附近第一次见面的年轻人。“成不成的另说,”大爷颠着锅里的栗子,“肯走出来见面,就比窝在家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