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辩辩上约茶群是真假,恩施辩辩约茶群可信度如何
对于那个“约茶群”,我有些话想说
前几天,有位老朋友突然在微信上问我,说他被拉进了一个“恩施本地蚕蚕约茶群”,问我知道这事儿不,靠不靠谱。我当时就愣住了,心想现在连喝茶都这么“潮流”了吗?还得在蚕蚕群里约?
这事儿还真得琢磨琢磨。咱们先说这个“约茶”本身,听起来挺雅致,叁五好友,一盏清茗,谈谈天说说地,多好的事儿。但问题就出在,它为啥非得在蚕蚕群里进行,而且还神神秘秘的,需要人拉才能进?这味道就有点不对了。
我特意去问了些年纪轻些的朋友,他们说,现在网络上“约茶”这个词儿,有时候味道变了,不单单是指喝茶那么简单了。它成了一种暗语,背后可能藏着一些不那么见得光的交易。你想啊,正经的喝茶,朋友圈吆喝一声,或者直接打电话给茶友不就完了,何必在匿名的网络群里大费周章呢?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恩施辩辩上约茶群是真假?我的看法是,十个里头,恐怕有九个都不太对劲。不是说没有真正爱茶的人在网上交流,而是说,这种特定形式,风险太高。你永远不知道屏幕后面跟你“品茶论道”的,究竟是什么人。
再说说这个可信度。咱们换个角度想,如果真是一个纯粹的、健康的茶文化交流群,它的运营应该是透明的,群名会直接叫“恩施茶友交流群”或者“恩施玉露品鉴群”这类明确的名称,而不会用含糊的“约茶”二字。管理也会很规范,不会随便拉人,更不会在群里出现一些不明不白、跟茶完全无关的聊天内容。
我有个亲戚家的小孩,之前就误加过一个类似的群。进去之后发现,聊的根本不是茶,时不时就有人发一些暧昧不清的图片和暗示性极强的语言。他感觉苗头不对,赶紧就退出来了。这孩子还算机灵,要是换个好奇心重或者社会经验不足的,保不齐就会被人带偏,甚至上当受骗。
网络给了我们便利,但也藏了很多陷阱。这些打着“恩施辩辩约茶群”名号的群组,真假难辨,其可信度自然要大打折扣。你可能只是想进去找茶友,但里面等待你的,可能是酒托、饭托的套路,也可能是更直接的财物诈骗。为了喝口茶,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在是不值得。
咱们恩施是好地方,出好茶,更有深厚的茶文化。真想品茶论道,线下的茶叶店、茶馆都是好去处。你能亲眼看到茶叶的成色,能亲手摸到茶具的质感,能和老板或者茶客面对面地交流,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是虚拟网络永远给不了的。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恩施人的,有温度的茶生活。
所以啊,下次再遇到有人拉你进什么“约茶群”,不妨多留个心眼。直接问问群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日常都聊些什么。如果对方含糊其辞,或者描述得天花乱坠,那你基本就可以判断了——这壶“茶”,不喝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