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同城约爱全国空降,同城约见异地速达
最近刷手机总看到“莱西同城约爱全国空降”这种标题,说实话第一眼还真有点懵。这年头连相亲交友都搞出航空术语了?我抱着好奇心问了个经常网上冲浪的朋友,他笑着扔过来一包瓜子:“你这就不懂了吧,现在年轻人都这么玩。”
当“同城约见”遇上“异地速达”
想想也是,以前谈恋爱最多就是隔壁班、同小区,现在倒好,早上还在聊着莱西的炉包有多香,晚上就能约着去武汉吃热干面。有个在婚恋平台工作的姐们儿跟我说,现在他们平台最火的功能就是“同城约见异地速达”,很多用户明着说不在乎距离,只要聊得来,周末打张飞的就见面。
不过这种模式也挺考验人的。上次咖啡厅隔壁桌姑娘就在吐槽,说见面才发现对方照片是五年前的,现在发际线都退到后脑勺了。但转头又笑嘻嘻地说,至少人家特地从郑州飞过来,这份诚意还是让人挺感动的。你看,这年代“真诚”俩字突然就变得具体起来了——愿意为你跨个城市,确实比只会发“多喝热水”强点儿。
我表弟就是个例子。去年通过游戏认识个成都姑娘,两人连着麦打了叁个月王者荣耀,突然某个周五下午,姑娘直接飞到了青岛。当时我表弟还穿着大裤衩在路边买烤冷面,接到电话整个人都懵了。现在俩人结婚证都领了,每次提起这事还笑得见牙不见眼。
快节奏里的慢温度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闪电式”见面。小区遛狗的张阿姨就说,现在年轻人太着急,“以前我们写封信都要等半个月,现在倒好,早上匹配成功,晚上就约着看电影了”。但她女儿偷偷告诉我,其实张阿姨自己去年也网恋了个北京的退休教授,两人现在天天开着视频练太极拳。
这种“莱西同城约爱全国空降”的模式,说白了就是把选择题变成了实践题。隔壁公司95后小伙说得挺在理:“聊叁个月不如见叁面,合不合适吃顿饭就知道了。”上个月他通过婚恋平台认识个杭州姑娘,两人周末约在上海迪士尼玩了整天,回来就在朋友圈官宣了。
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健身房认识的妹子跟我说,有次她答应和网友见面,结果对方临时从“周末飞过来”变成“让我飞过去”,她当场就下头了。你看,这“全国空降”讲究的是个相互奔赴,要是变成单方面付出,味道就变了。
现在连婚恋平台都开始搞“见面保障服务”了,说是万一对方放鸽子,平台还补贴车马费。这服务听着挺新鲜,但仔细想想,感情这事儿哪是算法能完全兜底的?说到底,“同城约见异地速达”只是个工具,关键还得看用工具的人有没有真心。
晚上散步时看着小区里成双成对的年轻人,突然觉得这个时代挺妙的。从前车马慢,现在高铁快,但人们想要靠近彼此的那份心情,好像从来都没变过。只是表达方式从“云中谁寄锦书来”变成了“明天我飞过来”,但眼睛里闪着的光,还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