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附近500块钱的爱情,铁岭周边叁百元的缘分
那条飘着油炸味的胡同
开原站旁边的胡同总飘着一股油炸糕的香味,混着叁轮车夫的汗味儿和廉价香水的甜腻。老张蹲在马路牙子上抽烟,眯眼盯着出站口涌出来的人群。他说在这儿等个活儿,顺便看看人间百态。我递给他一根烟,他忽然用下巴指了指对面小旅馆霓虹灯下站着的女人:“瞧见没,这就是开原附近500块钱的爱情。”那女人裹着褪色的羽绒服,脚上的高跟鞋沾着泥点,脸上带着种麻木的期待。
这话像根小刺,轻轻扎了我一下。五百块,在我们这地方意味着什么?可能是老张蹬叁天叁轮的收入,是一家人半个月的菜钱,也可能是某个外地货车司机一夜的温暖。铁岭周边叁百元的缘分,听起来像个笑话,可笑着笑着心里就泛酸。隔壁五金店老王常说,这年头啊,感情都能按斤称了。
老张跟我说起过他拉过的一个客人。那是个从沉阳来的年轻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手里紧紧攥着地址纸条。小伙子说要在铁岭周边找个姑娘,预算只有叁百。老张当时差点把他轰下车,可看见他那双开裂的皮鞋,还有提到老家生病的老娘时红了的眼眶,最后只是深深叹了口气。叁百块,可能是那个年轻人攒了两个月的零花钱。
我在想,这些被称为“开原附近500块钱的爱情”的交易里,真的全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吗?巷子尾那家小面馆的老板娘悄悄告诉我,有个河南姑娘在这条街上呆了半年,就为了给弟弟攒学费。后来弟弟考上大学,她立刻收拾行李回了老家,现在在县城开了家服装店,嫁了个老实人。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牺牲?
黄昏时分,我又路过那条街。霓虹灯渐次亮起,把每个人的脸照得光怪陆离。有个女孩蹲在墙角哭,旁边的大姐不耐烦地催促她补妆。也许她刚和家里通过电话,也许想起了初恋,谁知道呢。铁岭周边叁百元的缘分背后,藏着太多说不出口的故事。
老张说最让他难受的是去年冬天。那天下着大雪,他看见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在旅馆门口来回踱步快半小时,最后还是一跺脚走了。“那是个工地上的,老婆跟人跑了,就想找人说话暖和暖和。”可连这叁百块他都舍不得花,说是要寄回老家给孩子交补课费。
也许我们都没资格评判什么。在这条充满油炸味和香水味的街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着。那些被明码标价的夜晚,可能承载着老家父母的医药费,孩子的学费,或者仅仅是一个孤独灵魂短暂的慰藉。想到这里,心里那点优越感忽然就消失了。
晚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我看着那些亮着粉红色灯光的窗户,忽然觉得它们像一个个疲惫的驿站。有人在这里暂时停下,有人从这里重新出发。而这条街依旧每天上演着相似的故事,用最直白的方式,诉说着生存与尊严之间那些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