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品茶工作室花式服务,茶艺体验特色专场
走进这家藏在晋中老街转角的工作室,木门吱呀一声推开,茶香就顺着门缝溜了出来。这味道不冲,淡淡的,像小时候奶奶家抽屉里那块用绸布包着的普洱茶膏。
穿亚麻衫的茶艺师正蹲在炭炉前扇火,蒲扇一起一落,火星子噼里啪啦跳着舞。“今儿刚到的大红袍,岩韵正足呢。”她抬头笑笑,手里的茶则转了个圈,茶叶簌簌落进温热的盖碗。这动作利落得像变戏法——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他们晋中品茶工作室花式服务的招牌开场。
茶杯里的烟火气
都说茶道讲究静,这儿偏要闹出些动静。你瞧那位戴眼镜的姑娘,执壶的手腕轻轻一抖,橙黄茶汤在半空划出弧线,稳稳落进叁只品茗杯。茶水在杯口堆起圆鼓鼓的弧度,愣是半滴没洒。旁边大爷看得入神,手里的核桃都不转了。
“这叫关公巡城,接着还有韩信点兵。”茶艺师说着把壶底最后几滴茶汤点进杯子,真像将军在排兵布阵。满屋子人都伸长脖子看,有人忍不住摸手机——且慢,墙上的榆木牌匾写着呢:“茶汤入喉,方知真味”。
老茶叶遇见新玩法
紫砂壶还能这么玩?穿着扎染布裙的姑娘把壶举过头顶,茶水从背后绕到胸前,活像敦煌壁画里的飞天。等茶汤注满茶杯,她指尖轻轻一弹杯壁,叮咚声里混着轻笑:“这是咱们自创的流云手法。”
穿唐装的大叔尝了口茶,咂咂嘴:“奇怪,这普洱喝着竟有点桂花香。”原来茶艺师在冲泡时,特意选了本地古宅拆下的老房梁当茶盘。木头里沉淀了叁十年的桂花香气,遇热就悄悄融进茶汤。这种茶艺体验特色专场总藏着意想不到的巧思,好比在旧书里翻出压花的银杏叶。
窗外日头渐渐西斜,茶席从室内挪到小院。石榴树下摆开长案,不同年份的白茶在青瓷碗里一字排开。茶艺师不说年份,只让大家看茶汤颜色猜——五年陈的杏黄,十年陈的琥珀黄,十五年陈的竟透出点淡淡的霞光色。
“猜对有什么彩头?”穿牛仔裤的年轻人刚问完,茶艺师已经往他杯里添了勺蜂蜜色的老茶头。这是去年冬天窖藏的陈皮普洱茶,喝起来像把整个暖阳含在嘴里。这样的花式服务让人想起过年时往饺子里面塞硬币的老传统,总归要讨个欢喜。
暮色染青石板的时候,工作室亮起纸灯笼。有个穿校服的女孩迟迟不走,原来在等她的特调茶——茶艺师往滇红里兑了勺现打的奶沫,又撒上碾碎的冻干草莓粒。“ teenage dream(少女的梦)。”女孩念着杯垫上的手写英文,眼睛弯成月牙。你看,老祖宗的茶叶遇上新世代,照样能碰出叮当响的火花。
走出工作室时,口袋里被塞了包茶样。竹浆纸包着,系着麻绳。夜风里回头望,那盏灯笼在巷子深处晃晃悠悠,像沱茶在杯底慢慢舒展开的叶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