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约茶上课,新泰约茶学习交流
这两天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在聊新泰约茶上课的事儿,我寻思着这不就是凑一块儿喝茶嘛,能有什么特别的?直到上周六被朋友硬拉去参加了一场,才发觉原来喝茶也能喝出这么多门道。
那天下着小雨,我们踩着青石板路拐进巷子深处。推开木门,茶香混着老唱片的咿呀声扑面而来,十来个人围坐在长桌前,有个穿棉麻衫的大叔正在摆弄茶具。朋友低声说这就是茶艺师陈老师,我原以为会是个严肃的老学究,没想到他开口第一句就是:"咱今天不搞那些虚的,就聊聊怎么把茶喝明白。"
茶杯里的大学问
陈老师拎起一把紫砂壶,热水冲下去的瞬间,茶叶在壶里舒展开的声音特别治愈。"很多人觉得茶道高深,其实啊..."他故意停顿了下,等大家都竖起耳朵才继续说,"就是把水烧开,把茶泡开,把心放开。"这话让我忍不住点头,周围也响起轻轻的笑声。
他演示冲泡手法时,有个大姐突然问:"我在家泡的茶总带着涩味,是哪儿出问题了?"陈老师没直接回答,反而让大家都尝了口刚泡好的茶。等我们七嘴八舌说完感受,他才慢悠悠地翻开茶壶盖:"你们看,茶叶都闷在底下喘不过气呢。泡茶就像交朋友,得给彼此留点空间。"
那个下午,我们尝了叁种不同的绿茶。最让我惊讶的是,同样的茶叶,用不同温度的水冲泡,味道竟然差那么多。陈老师晃着茶杯说:"85度的水能泡出鲜甜,100度的水就只剩下苦涩了。有时候不是茶叶不好,是咱们太着急。"
茶香里遇见有趣的人
中场休息时,我旁边坐着个九零后程序员小刘。他说来这儿是为了戒掉喝碳酸饮料的习惯,结果现在成天揣着个保温杯。"刚开始觉得这帮人装模作样,"他压低声音,"后来发现蹲在巷子口和老大爷下棋时,也能用上在这儿学的品茶方法,居然和老大爷聊得特别投缘。"
穿汉服来的李姐是幼儿园老师,她分享说现在会给孩子们讲简单的茶知识:"小朋友听着'茶宝宝在热水里跳舞'这样的故事,回家都抢着给爸妈倒茶呢。"她边说边给我们看她手机里孩子们专注泡茶的照片,眼睛笑得弯弯的。
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每次续水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扶一下邻座的茶杯。这种默契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左邻右舍串门时自然流露的亲近。
把日子泡出滋味
临走时陈老师送每人一小包茶叶,说这是"课后作业"。第二天早上我照着他教的方法,特意早起十分钟给自己泡茶。看着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沉浮,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喝茶喝的是心境"。最近我们几个学员还建了个群,经常分享各自的新泰约茶学习交流心得,有时是发现了新的茶叶品种,有时是琢磨出不同的冲泡手法。
昨天傍晚路过茶室,看见里面又坐满了人。窗纸上映出模糊的人影,偶尔传出轻轻的碰杯声和笑声。或许在这样的新泰约茶上课时光里,我们找到的不仅是茶的味道,更是让生活慢下来的方法。现在我的办公桌上总放着茶杯,忙累了就停下来喝一口。水还是那个水,茶叶还是那个茶叶,但喝进嘴里的,已经是另一种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