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安宁大学城学生容易联系吗
这几天有个高中同学突然找我,说他妹妹今年高考填志愿,看中了安宁大学城的一所学校。但他最担心的不是学校好不好,而是那边学生到底好不好联系。他原话是这么说的:“听说好几个大学都搬到了郊区,会不会像网上有些人说的,变成‘信息孤岛’了?”
这话让我忍不住笑了。因为我就在安宁大学城念过书,对这个话题实在太有发言权了。要说学生好不好联系,我觉得这事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联系这事儿,早就不光是距离问题了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只靠跑腿联系啊?记得我大一时在图书馆写论文,需要找其他学院的同学要资料。直接在学生群里问了一声,五分钟后就有人把电子版发过来了。当时要是没有这些即时通讯工具,估计得骑车二十分钟到另一个校区,还不一定找得到人。
说到学生群,这可能是了解安宁大学城学生联系情况最直接的窗口。几乎每个专业、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群,连二手交易、拼车回家这种生活琐事都有专门的群组。有时候想在食堂找个饭搭子,在群里喊一嗓子都能凑齐一桌人。
线下见个面,其实比想象中容易
当然,不是说线上联系就够了。有时候小组讨论、社团活动,还是面对面交流更有效果。安宁大学城的设计挺用心的,几个校区之间的距离,骑个共享单车也就十来分钟。我大二参加辩论赛时,经常跑到隔壁学校和他们队的同学一起准备,从来没觉得跑来跑去是件麻烦事。
而且大学城里还有个共享区,咖啡馆、书店、活动中心一应俱全。那里自然而然成了不同学校学生见面的据点。我就是在那个咖啡馆认识了现在最好的朋友——她是师范学院的,而我是理工科的,要不是有那个共享空间,我们可能整个大学期间都不会有交集。
说到安宁大学城学生容易联系吗这个问题,我还想起大四找工作时的一件事。当时急需找个法律专业的同学咨询点事情,正好我们学校没有法学院。我在一个跨校的学生平台上发了求助,没想到半小时后就收到了隔壁政法大学学生的回复,后来还帮了我大忙。
新环境带来新机会
说实话,刚来大学城时我也担心过会不会太偏僻。但待久了才发现,这种相对独立的环境反而让学生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在市中心的大学,大家下课后就各回各家;而在这里,同学们朝夕相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很多交流圈。
学校方面也挺给力的,经常组织跨校活动。像什么校园音乐节、学术论坛、体育比赛,都能遇到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我认识的一个学弟,就是在跨校电竞比赛中和商业大学的同学组了队,现在他们还在一起做短视频项目呢。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安宁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完全不用担心。无论是通过线上工具,还是线下见面,这里的学生的联系方式多种多样。而且正因为大家住得近,反而创造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当然,具体到每个人,主不主动去联系又是另一回事了。
那天我跟同学说,让你妹妹放心来吧。在安宁大学城,只要你自己不是特别宅,愿意走出宿舍,认识新朋友、联系同学都是挺简单的事。毕竟,大学四年不仅仅是上课读书,能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本身就是很宝贵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