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旧城胡同中百元情缘的故事
江山巷子口的梧桐树下,老陈正在修补一把掉漆的木椅。他手里的凿子顿了顿,抬眼望了望巷子深处那扇褪色的木门。二十年前,他就是在那儿遇见了阿梅。
那会儿刚入冬,风刮在脸上像刀子。老陈揣着打工攒下的两百块钱,想去城南给母亲买件棉袄。路过江山巷子时,看见阿梅蹲在墙角抹眼泪。她面前摆着个破纸箱,里头装着几本旧书和一双半新的布鞋。
两百块钱的约定
“姑娘,这天寒地冻的,咋在这儿哭呢?”老陈蹲下身问道。阿梅抬起红肿的眼睛,说父亲病重,她不得已要卖掉最后几件家当。老陈摸了摸兜里那两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心里直打鼓。这钱是他省吃俭用攒了叁个月的。
最后他把钱塞到阿梅手里:“书我买了,鞋你留着穿。”阿梅愣住了,慌忙要找回五十。老陈摆摆手:“快给你爹抓药去。”他抱着那几本旧书走出巷子时,心里竟觉得格外踏实。
后来每个周末,老陈都会来江山巷子转转。有时带包桂花糕,有时捎斤白糖。阿梅总会泡好茶等他,两人坐在院里的石凳上能聊一下午。她说起在纺织厂的工作,他讲工地上的趣事。渐渐地,那条青石板路都让他俩走得光滑了不少。
如今老陈的修理铺就开在巷子口,阿梅在对面开了家小面馆。中午她总会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面上卧着金黄的煎蛋。老陈呢,隔叁差五就去帮她修修补补。街坊都说,这俩人过了大半辈子,还跟刚相识那会儿似的。
前些天巷子要拆迁的消息传开来,阿梅坐在院里发愁。老陈拎着工具箱过来,把院里每块砖都检查了一遍。“别怕,”他说,“咱这情分比砖瓦结实。”这话让阿梅红了眼眶,她想起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冬日,想起那改变了她一生的两百块钱。
其实啊,这世上的情缘哪有那么复杂。不过是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做了件对的事。就像江山巷子里的这段往事,看似普通,却比任何轰轰烈烈的故事都来得真切。
黄昏时分,老陈收拾好工具,朝对面喊了声:“收摊啦!”阿梅系着围裙走出来,两人并肩走在熟悉的巷子里。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正好落在二十年前初次相遇的那个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