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生喝茶兼职,大理学子茶座勤工
这几天刷朋友圈,总能看到隔壁专业的同学发在茶座的照片。青花瓷杯里飘着普洱的醇香,背景是苍山缭绕的云雾。要不是照片角落露出半本专业书,真以为他天天在度假。问了才知道,这就是现在大理学生圈里挺火的“喝茶兼职”。
说起来也巧,上周去古城闲逛,正好碰见他在一家白族庭院式茶室当班。午后阳光透过雕花木窗,他边给客人沏茶边聊天,手法居然有模有样的。“刚开始连茶叶都认不全,”他给我倒了杯滇红,“现在不光会茶艺,还跟着白族阿妈学了叁道茶的手艺。”
茶香里的生计与成长
这种大理学子茶座勤工的模式,确实挺特别的。和普通兼职不同,这里不讲究西装领带,反倒是穿民族服装更受欢迎。店主林姐是本地人,她说就爱招学生:“年轻人学东西快,还能给茶座带些新点子。” 她家露台最近成了打卡点,就是美术系实习生设计的拍照角落。
我注意到茶单背面印着手写体诗词,问了才知是中文系学生帮忙整理的。这种兼职透着文化味儿,时薪虽然比不上家教,但能接触天南地北的客人。旅游管理专业的小杨告诉我,有次遇到杭州茶商,两人从龙井聊到沱茶,后来还成了他毕业论文的访谈对象。
确实,这种大理学生喝茶兼职不只是赚零花钱。茶香氤氲里,他们学着察言观色,听客人讲旅途故事,偶尔还要用英语介绍茶文化。外语学院的学姐说,两个月下来,她导游证的口试居然顺利通过了。
在慢节奏中寻找平衡
当然也有辛苦的时候。周末客流多,连续站四五小时是常事。有次遇到挑剔的客人,换了叁次茶还不满意,当值的同学依然笑着沟通。后来才知道,那位客人其实是连锁茶企的经理,临走时还留了张名片。
黄昏时分,客人渐渐散去。学生们收拾完茶具,通常会凑桌写作业。这时候的茶座又变成自习室,偶尔有人分享茶点,讨论声混着茶香飘在暮色里。这种半工半读的状态,倒让时间变得柔软起来。
看着他们冲泡茶叶时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这或许是大理独有的成长方式。在游客眼中这是风花雪月,但对这些年轻人来说,茶杯里盛的既是生活,也是未来的无数可能。茶凉了再续,就像日子总要继续,但这段带着茶香的青春,应该会留在记忆里很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