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惠州大学城附近炮楼别称

发布时间:2025-11-03 03:36:49 来源:原创内容

那个地方怎么叫“炮楼”?

第一次听到“炮楼”这个说法,是刚来惠州大学城报到那会儿。一位学长指着不远处的几栋建筑,随口说了句:“晚上要是去‘炮楼’那边,记得结伴啊。”我当时就愣住了,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战争片里那些灰扑扑的军事工事,心里直犯嘀咕: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种地方?

后来才弄明白,原来“炮楼”指的根本不是历史遗迹,而是大学城周边那片密密麻麻的自建出租房。这些楼房一栋挨着一栋,间距窄得吓人,有的甚至打开窗户就能和对面的邻居握手。外墙上密密麻麻挂着空调外机,像极了军事堡垒上的射击孔——这大概就是“炮楼”这个外号的由来吧。

说实话,这个称呼刚开始让我挺不舒服的。但住久了才发现,这片区域其实是很多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每到开学季,楼下就贴满了招租广告,价格比正规小区便宜不少。很多考研的学长学姐会选择在这里租房,图个清静;也有些小情侣会合租,开始他们的同居生活。深夜从图书馆回来,总能看见那些窗户里透出的点点灯光,有在背书备考的,有在打游戏追剧的,就像一个个微缩的小世界。

这片被称为炮楼的区域,虽然环境确实比较拥挤,却意外地充满了生活气息。楼下开着各种小店:麻辣烫、复印社、奶茶店、小超市,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所有日常需求。记得有次我的笔记本电脑突然坏了,就是在这种巷子深处找到了一家维修店,老板是个话不多的老师傅,收费公道,半小时就搞定了。

有次和房东阿姨聊天,她在这片住了十几年。“以前这里都是农田啊,”她眯着眼睛回忆,“后来大学城建起来了,大家就陆续盖起了这些楼。”她指了指对面那栋七层高的房子,“那家前年刚加装电梯,现在房租都涨了。”言语间透着些自豪,也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过,“炮楼”的生活也确实有自己的问题。隔音效果差是通病,有时候能清楚听到隔壁的争吵声或者电影对白。卫生条件也参差不齐,偶尔会在楼道里看到蟑螂。最麻烦的是用电高峰期,同时开空调的话很容易跳闸。但这些困扰,在低廉的租金面前,似乎都变得可以忍受了。

其实想想,这个不太雅观的别称背后,藏着很多人的青春记忆。那些在狭小空间里挑灯夜读的夜晚,那些和室友挤在阳台上喝酒聊天的周末,那些为未来焦虑又充满希望的日日夜夜,都发生在这个被戏称为“炮楼”的地方。它可能不够完美,却是很多人离开校园前,最先接触到的“社会课堂”。

如今走在这些巷子里,依然能看到行色匆匆的学生,抱着书本,提着外卖,脸上带着属于这个年纪的迷茫和朝气。而“炮楼”这个称呼,也从最初的不解,变成了带着点亲切感的日常用语。它就像大学时代的一个注脚,直白,粗糙,却真实地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