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品茶上课工作室,丽江茶艺学习体验坊
走进丽江古城,青石板路还带着晨间的湿润,转角处飘来一阵熟悉的茶香。这味道牵引着我,不知不觉就停在了“丽江品茶上课工作室”的木雕门前。
说是工作室,倒更像纳西老奶奶的会客厅。阳光从天井斜斜地洒下来,照着八仙桌上那套温润的紫砂壶。穿着民族服饰的阿姐正在烫杯,见我来便笑了:“来得正好,水刚响边儿。”她没有急着讲那些高深的茶道,而是先递来一杯刚沏好的普洱。“别急着喝,先闻闻,看看能想起什么。”
当茶香遇见雪山
捧着茶杯暖手,那股独特的陈香慢慢散开。阿姐说,丽江的茶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它们常年呼吸着雪山的空气,叶片里都带着清冽。她顺手从罐子里取出几片茶叶,让我对着光看:“你看这叶脉,像不像雪山融水画出的小溪?”
在丽江品茶上课工作室,时间好像慢了下来。阿姐教我们怎么用手指感受水温,怎么从茶汤颜色判断年份。她说得好:“茶不说话,但会通过你的手告诉你它的故事。”那天我们尝了叁种不同年份的普洱,从新茶的清冽到老茶的醇厚,仿佛在杯子里经历了时光流转。
指尖上的茶汤艺术
轮到我们自己动手时,才知看似简单的动作里全是功夫。注水急了,茶叶受惊似的缩成一团;手腕力道不够,茶汤的颜色就出不来。阿姐在旁边看着,偶尔轻声提醒:“手腕放松,像抚摸古城墙上那些斑驳的痕迹。”渐渐地,我泡出的茶汤终于有了几分模样,虽然还远远比不上阿姐的那份从容。
隔壁坐着来自广州的陈姐,她说在家也喝茶,但在这里才真正懂了“品”字的含义。“原来喝茶不光是解渴,更像在和这片土地对话。”她小心地端起自己泡的第叁壶茶,眼神里闪着孩子般的欣喜。是啊,在丽江茶艺学习体验坊,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窗外,古城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我们还在不紧不慢地续着茶,听阿姐讲她祖母如何用雪水存茶的故事。茶香、木香、还有隐约的花香,在这方小天地里缓缓流淌。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专程来这个工作室坐一下午——在这里,喝茶不再是一种程式,而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离开时,阿姐送我一小包本地茶园的白茶。“回去想丽江了,就泡一杯,味道都帮你记着呢。”现在每次喝那茶,闭上眼就能看见工作室的天井,还有阿姐那句轻轻的话:“急什么嘛,茶要慢慢醒,日子要慢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