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品茶课程工作室,井冈山茶艺研习工坊

发布时间:2025-11-03 05:42:46 来源:原创内容

每次路过那间挂着竹匾的工作室,总能看到叁五人围着茶桌说笑。有位穿亚麻衫的师傅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蒸腾的热气把“井冈山品茶课程工作室”几个字晕染得格外温柔。这倒让我想起去年秋天,朋友小陈拽着我去体验他们的入门课的情景。

记得那是个斜阳正好的午后,工作室里飘着似有若无的桂花香。茶艺师林老师刚捧出今年的井冈翠眉,突然有位阿姨指着茶海问:“这木头纹路真特别,是特制的吗?”林老师笑着把茶海转向大家:“您看这像不像井冈山的梯田?我们特意找老师傅按五指峰轮廓雕的。”这话引得大家都凑近端详,原本拘谨的气氛瞬间活络起来。

茶香里的井冈故事

林老师冲茶时喜欢讲故事。有次演示“凤凰叁点头”,她突然停下来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井冈山的红茶特别甜吗?”见我们摇头,她往盖碗里注水:“这里春夏多雾,茶芽长得慢,攒的茶多酚就多。就像当年红军做糍粑,非得反复捶打才软糯。”她手腕轻抬,水流在空中划出叁道弧线,“你们尝尝看,是不是喉底会泛甘?”

飞辞谤办蝉丑辞辫确实擅长把知识变得有趣。去年冬天他们搞“围炉煮茶”,大家围着陶炉烤橘子时,李师傅突然往壶里扔了两颗桂圆:“这是本地土法子,你们试试味道。”结果那天下午,我们不知不觉就弄懂了六大茶类的发酵区别——从正山小种谈到红茶鼻祖,竟没人觉得枯燥。

在茶席间遇见知己

常来的人都说,这里最珍贵的不是茶,是缘分。上个月遇见位山西来的大姐,她说原本只是旅游顺路来看看,结果被林老师泡的老白茶留住,索性多住了叁天。昨天还见她发朋友圈,用这里学的技法给邻居泡工夫茶呢。

工作室角落有个紫砂壶养得油亮,听说它的主人移居国外前特意寄存在这儿。每次有新学员问起,林老师总会边擦拭边笑:“这壶里存着好多人的故事,比茶还醉人。”确实,我在这里见过用茶汤画水彩的美术老师,也见过带着爷爷留下的茶饼来鉴定的年轻人。

如今我和小陈都成了常客,周末常来帮忙分装茶样。有回她突然说:“发现没?在这儿待久了,连泡茶都带着井冈山的节奏。”我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就像他们 井冈山茶艺研习工坊 常说的,好茶要经得起慢火细焙,好日子要耐得住细细品味。

昨儿下雨,工作室里正在烘青茶。隔着雨帘望见新学员手忙脚乱地称茶青,不禁想起自己第一次炒茶时,差点把龙井炒成咖啡豆的糗事。林老师当时怎么说的来着?“别急,你看窗外那棵百年茶树,它见过多少场雨才长出这般滋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