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河50元一次女农民工在哪找,纳河低价女工服务如何寻
这两天刷手机,总能看到有人在问纳河50元一次女农民工在哪找。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价钱在现在能干啥?也就是两杯奶茶的钱,却想找到人帮忙干活?
走在纳河边上,看着那些蹲在路牙子等活儿的男男女女,他们身边放着铲子、抹布桶,有的还立着写有“水电、泥瓦”的硬纸板。我蹲在旁边跟一个裹着旧外套的大姐搭话,她正啃着凉馒头当午饭。“哪有固定地方哟,”她抹了下嘴,“我们就像蒲公英,风往哪儿吹就往哪儿落。早上在建材市场门口,晌午可能就去新区街口了。”
路边零工的现实处境
大姐告诉我,她是从邻县来的,丈夫在工地上摔伤了腰,两个孩子还在念初中。问起价钱,她苦笑:“五十块?那是叁五年前的价了。现在通个下水道都得八十起,要是搬水泥、刷墙这种力气活,少说一百五。”她指着身后几个同样在等活儿的姐妹,“我们这些人,谁不是家里等着用钱?但五十块实在太少了,连顿饭带车费都勉强。”
这时有个开小货车的中年人过来问:“会刮大白的有没有?一天叁百。”瞬间围过去四五个人。那位大姐赶紧把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起身挤进人群。看着她瘦小的背影,我突然明白,纳河低价女工服务如何寻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很多人对零工市场行情的不了解。
顺着纳河往南走,到了老城区那片待拆迁的巷子。这里倒是真有些年纪大的阿姨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摆着“缝补、清洁”的牌子。我跟一位姓王的阿姨聊起来,她以前在纺织厂上班,下岗后就在这儿接点零活。“打扫卫生、照顾老人这些活儿倒是接,但五十块真的做不了什么。”她指着自己的工具包,“光买这些清洁剂、手套就得花不少钱,来回公交还要四块呢。”
正说着,有个年轻人过来问能不能去他家做次大扫除,说就五十块钱。王阿姨摇摇头:“小伙子,你这价钱我连本都保不住。去超市当收银员一天还一百二呢,我们这活儿又累又脏,不能越干越亏啊。”年轻人嘟囔着走开了,王阿姨叹口气:“现在啥不涨价,就觉得我们力气不值钱。”
转到纳河新区的劳务市场,这里正规多了。大厅里贴着各类工种的参考价目表,泥瓦工、油漆工、保洁员都明码标价。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说,经常有人来问纳河50元一次女农民工在哪找,他们都会耐心解释现在的市场行情。“要是真有急活,加点钱肯定能找到人。死守五十块这个数,真的难。”
天色渐晚,我又回到河边。早上那位大姐正在收拾东西,看来是接到活了,裤腿上还沾着涂料。“今天给人家搬了家具,擦了玻璃,”她边整理工具边说,“挣了一百八,够给孩子买双新球鞋了。”问她要是有人只出五十块怎么办,她拎起磨破边的工具包:“那不如回家休息,累坏了身子,看病都不止这个数。”
回程路上我在想,或许那些执着于寻找五十元一次服务的人,也该来河边看看。看看这些女工开裂的手掌,看看她们站在路边等活时眼里的期盼,也看看她们为了一百多块钱付出的汗水。劳动力不该这么廉价,每个人都值得被公平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