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深巷情缘何处寻
石板路上的回响
深秋傍晚路过老城区,我又拐进了那条熟悉的高密巷子。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的青苔比去年又厚了几分。巷口修车铺的王师傅正收拾着工具,抬头看见我便笑:"又来转悠?这条巷子要是会说话,能给你讲叁天叁夜的故事。"
说实话,我常想高密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隔壁院子的陈奶奶端着搪瓷缸坐在门槛上,慢悠悠地说:"从前车马慢,一条巷子就是一辈子。东头卖豆腐的姑娘嫁给了西头打铁的小伙,中间裁缝铺的学徒追到了对面绣坊的姑娘。"她指着巷子深处,"现在啊,年轻人都往新城跑,留下我们这些老骨头守着空巷子。"
巷子中段那棵梧桐树下,确实还留着几对刻字的石凳。居委会李大姐告诉我,去年有对年轻人特意回来拍婚纱照,说是当年总在这儿碰面。男孩住在巷头,女孩住在巷尾,每天假装在梧桐树下"偶遇"。有回下大雨,两人挤在屋檐下躲雨,伞太小,男孩半边身子都淋湿了,却把女孩护得严严实实。
再往前走,闻到糖炒栗子的香味。摊主是位四十来岁的大姐,她说这条巷子见证了她和丈夫二十年的感情。"那会儿他天天来买栗子,后来才知道他根本不爱吃,就是找机会多跟我说几句话。"她笑着翻动锅里的栗子,"现在他真爱上这口了,你说怪不怪?"
我在想,深巷情缘何处寻呢?或许就在这些细碎的日常里。修自行车的王师傅和卖菜的妻子,每天收摊后一起推着小车回家;开理发店的夫妻,丈夫剪发,妻子洗头,配合了整整十五年;甚至巷子里那对总在吵架的老夫妻,前天我还看见老爷爷偷偷给老伴买她最爱吃的桂花糕。
暮色渐浓,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某个窗口飘出炒菜的香味,另一个窗口传出孩子的笑声。我突然明白,这条巷子从来都不缺爱情,它藏在每扇亮着灯的窗户后面,藏在每句"回来啦"的问候里,藏在共同走过的年年岁岁中。
正要离开时,看见巷子尽头新开了家奶茶店。两个年轻人正在装修店面,女孩踮着脚挂招牌,男孩在下面小心扶着她的腰。招牌上写着"巷尾茶铺",这大概又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