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品茶喝茶工作室,肥城品茶休闲工作室
最近路过肥城解放路,发现新开了家肥城品茶喝茶工作室,墨绿色的招牌在阳光下特别显眼。说起来这家店的位置真有意思,隔壁是家书画装裱店,再往前是儿童舞蹈教室,可一推开玻璃门,就像突然按了静音键,外面的车流声瞬间消失了。
店主是个穿亚麻衬衫的年轻人,正不慌不忙地擦拭茶盘。"我们这儿和普通茶馆不太一样,"他说话时手上的动作没停,"想喝什么茶得先聊聊。"我这才注意到,架子上摆的茶叶罐都没贴标签。
茶香里的慢时光
工作室角落有个小展架,摆着七八种茶具。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居然用不同材质的杯子配不同的茶。玻璃杯泡绿茶,白瓷杯配乌龙,紫砂壶伺候普洱。店主说这是肥城品茶休闲工作室的特色,来的客人都会试试这种喝法。
记得上次带朋友来,她盯着茶汤看了好久才舍得喝。"这茶好像比我在家泡的甜?"她满脸疑惑。其实水温刚好的时候,茶叶里的氨基酸释放得最充分,自然就尝到甜味了。这些窍门都是在喝茶时慢慢琢磨出来的。
现在年轻人总说生活节奏快,可每次来肥城品茶喝茶工作室,都能看见几个年轻人坐在窗边位置。有次碰见个程序员,他说每周叁下班必来,已经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
藏在城市里的茶香
上个月工作室办了场春日茶会,来了对老夫妻。老太太说他们金婚纪念日特意选在这里过,因为五十年前第一次约会就是在老茶馆。老爷子安静地烫着茶杯,把第一泡茶推到老伴面前,这个动作他做了半个世纪。
说实话,现在满大街都是奶茶店、咖啡厅,能找到个安心喝茶的地方真不容易。肥城品茶休闲工作室最打动我的,是它保留了某种老派的情谊。常客都知道店主记性特别好,王老师爱喝凤凰单丛,李阿姨只喝茉莉花茶,他从来不会搞混。
茶这东西很有意思,刚接触时觉得神秘,熟悉后又变得特别亲切。就像工作室里最贵的那款岩茶,初尝带着炭火味,多喝几次反而迷恋上那种醇厚。有时候我觉得,喝茶和交朋友差不多,都需要时间慢慢了解。
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来工作室的客人总会不自觉地放轻声音。可能是茶香让人心静,也可能是空间布置得舒服。深木色的桌椅,恰到好处的绿植,每张桌子都保持着合适的距离——既不会互相打扰,又不会觉得孤单。
昨天下午雨特别大,有个浑身湿透的外卖小哥推门避雨。店主什么都没问,递过去一杯热茶。小哥捧着茶杯暖手,氤氲的水汽模糊了他的脸。这个瞬间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这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工作室,能让这么多人惦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