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冀州开放的小巷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11-04 00:24:16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总听街坊邻居念叨,冀州城里好些个小巷子悄悄开门营业了。我寻思着,这倒是个新鲜事,趁着周末有空,干脆去实地转悠转悠。

说起冀州的老巷子,那可真是有年头了。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的青苔绿得滴翠,走在里头,连空气都带着股潮湿的木香。以前这些巷子大多静悄悄的,如今可不一样了,好几条巷子口都挂起了崭新的招牌,透着热闹劲儿。

烟火气里的新发现

拐进南门里的芝麻巷,眼前顿时鲜活起来。巷子不宽,两边却挨挨挤挤地开着不少小店。刚出炉的烧饼香气直往鼻子里钻,卖豆腐脑的摊子前排着叁五个人,老板娘麻利地舀着豆花。再往里走,竟藏着家做传统扎染的作坊,蓝白相间的布匹从二楼垂下来,在风里轻轻摆动。店主是个年轻姑娘,正低头给手帕绣边,见我驻足,抬头笑了笑:“巷子深了反而清静,做起活儿来特别顺手。”

往西走到马号街,这儿又是另一番光景。临街的院墙刷成了米白色,木门虚掩着,能瞥见里头的小院摆着几张茶桌。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满院子的茶香就扑了过来。老板正在炭炉前扇着火,壶嘴冒着白气。“咱这儿的冀州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可不止是卖东西,”他递过来一杯新沏的茶,“好多街坊就爱来这儿坐坐,喝喝茶,说说话。”

走着走着,忽然想起前阵子听说的文昌巷。拐过两个弯,果然看见巷子深处亮着暖黄的灯。那是家旧书店,书架都快顶到天花板了,地上也堆着不少旧杂志。店主戴着老花镜在整理一本泛黄的县志,见我对地方志感兴趣,便指着书页说:“你看,这条巷子清朝时就是书肆聚集的地方,现在总算又有点从前的影子了。”

转到晌午,肚子有些饿了。正好瞧见巷口有家卖荞面饸饹的小馆子,灶台上的大锅冒着热气。坐下来要了一碗,老板娘边捞面边说:“咱们这冀州开放的小巷有哪些,您得多转转。光这条街上,就新开了叁家这样的老手艺铺子。”

吃饱喝足,又在附近几条巷子里转了转。有的院子改成了手工作坊,传来叮叮当当打银器的声音;有的老宅成了展览馆,挂着当地画家的水墨画;还有的依然住着老住户,门前的躺椅上,大爷摇着蒲扇打盹儿。新开的和一直住在这儿的相安无事,倒让这些巷子既有烟火气,又保留了原本的从容。

太阳西斜的时候,我站在巷口回望。青砖灰瓦的轮廓在夕阳里变得柔和,新挂的灯笼陆续亮起。这些重新活泛起来的巷子,像是给老城注入了新鲜血液,既让老手艺有了传承的地方,又让街坊邻居多了走动的好去处。这样的变化,确实让人打心底里觉得暖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