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男人喜欢的小巷子,淮安男士偏爱的小巷
青砖缝里的市井温度
说起淮安男人喜欢的小巷子,这事儿挺有意思。你别看现在高楼大厦遍地都是,可不少本地爷们儿心里头,还是惦记着那些弯弯曲曲的老巷子。这种淮安男士偏爱的小巷,往往藏着他们最自在的生活状态。
东大街后头那片巷弄,我常去。下午叁四点钟,总能碰到老陈。他四十出头,在银行上班,西装挂衣柜里,自己穿着洗松了的棉罢恤,坐在巷口石阶上慢悠悠点烟。“在这待半小时,比喝什么提神饮料都管用。”他眯眼瞧着巷子里晾晒的衣裳随风摆动,“你看那电线上的麻雀,比咱们会过日子。”巷子窄,两边院墙爬着青苔,有户人家灶间飘出炒青椒的香味,另一头传来收音机里咿呀的淮剧——这才是活着的滋味。
再往深处走,你会明白为什么说淮安男人喜欢的小巷子。老孙家的修鞋摊支了二十年,几张板凳永远有人坐着。不是真来修鞋,就为说说话。谁家孩子考学,哪条街新开了馆子,世界杯谁可能夺冠,话题比巷子还长。李大哥在保险公司带团队,压力大了就往这儿钻。“在这聊天天,心里透亮。”他说着把小板凳往阴凉地挪了挪,“办公室里说十句绕八个弯,在这儿,有一说一。”
这些被淮安男士偏爱的小巷,还有个好处——能找回点小时候的影子。西长街转角那条巷子,墙根用粉笔画着歪歪扭扭的“跳房子”,不知是哪家小孩的杰作。老周五十多了,看见这个就笑,说他们那会儿也这么玩。“现在带孩子去游乐场,花百来块钱,不如从前在巷子里追一个下午开心。”他指着墙角一丛野薄荷,“我们那时候,还拿这个泡水喝呢。”
傍晚时分,巷子生活达到高潮。窗户里传出滋啦啦的炒菜声,下班的人推着自行车小心避让玩耍的孩子,某个窗口飘出糖醋鱼的甜酸气息。赵师傅在巷尾开了十几年五金店,这时正收拾门口的东西。“在这条街上,”他一边把钳子归位一边说,“谁家水管漏了,谁家门锁卡了,喊一嗓子就行。”他拍了拍那只总在店门口打盹的花猫,“它都比别处的猫安逸些。”
你说这些巷子有什么特别的?其实真没有。它们就是普通的旧巷弄,有的地方墙面剥落,地上石板也不平整。可偏偏就是这些淮安男人喜欢的小巷子,成了他们放下社会角色、做回自己的地方。在这里不用绷着,可以蹲在路边看老头下棋,可以站在小卖部门前喝瓶汽水,可以听见左邻右舍的招呼声——“吃过了吗?”“今天这鱼新鲜!”
如今城市天天在变,玻璃幕墙闪闪发亮。但你要是问淮安爷们儿下班想去哪儿转转,不少人还是会选择钻进某条熟悉的小巷。这些被淮安男士偏爱的小巷,就像这座城市的地气,接着最朴素的烟火人间。走在其中,脚步不自觉就慢了,心也跟着踏实下来。青砖灰瓦间,飘着几十年不变的市井温度,这才是淮安男人真正离不开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