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学生品茶上课,芒市学子体验茶艺课堂

发布时间:2025-11-04 08:12:42 来源:原创内容

走进芒市这所学校的走廊,隔着教室门窗就能闻到缕缕茶香。等等,这可不是什么兴趣班,而是他们正儿八经的课堂——同学们围坐在茶席前,手法生涩却认真地温杯、投茶、注水。穿校服的男生小心托着茶则,生怕把茶叶洒出半分;扎马尾的女生正对着茶汤颜色蹙眉琢磨,那专注劲儿不亚于解数学压轴题。

当茶香飘进校园

“刚开始觉得泡茶是爷爷奶奶那辈的事。”一个男生边整理茶具边说,“可现在能分辨出日照绿茶的豆香、滇红的蜜香,连爸妈都说我泡的茶比家里浓茶好喝。”他不好意思地挠头,继续练习注水动作。教室里此起彼伏的“老师,这个水温行吗”“快看我出汤的颜色”,让传统的茶艺课活脱脱变成了趣味实验室。

茶艺老师穿梭在茶席间,忽然停在某个小组前:“你们闻,这泡茶有野蜂蜜的甜香。”几个脑袋立刻凑近品茗杯。有个女孩惊喜地眨眼:“真的!和上周那批茶叶味道不一样!”窗外的芒果花开得正盛,微风把白色花瓣和茶香揉在一起,竟分不清是花香润了茶汤,还是茶香染了花瓣。

最让老师们意外的是,这些孩子把茶席变成了社交平台。原本课间各自刷手机的身影,现在会相约去茶艺室“蹭茶喝”。两个曾经闹过矛盾的学生,因为合作准备茶艺展示,慢慢学会了互相配合——一个专注茶席布置,另一个钻研冲泡手法,最后竟拿了年级最佳搭档。

茶叶里的文化密码

有堂特别生动的芒市学生品茶上课,老师带来了傈僳族竹筒茶。学生们看着老师把茶叶塞进新鲜竹筒,放在炭火上慢慢烘烤,都好奇地围成圈。“原来茶叶还能这么做!”当竹香混着茶香飘出来,有个男生恍然大悟:“这就像我们傣家的菠萝饭,都是利用自然材料来创造风味啊。”

随着芒市学子体验茶艺课堂的深入,他们开始注意到更多细节。有个细心的女生发现,不同民族的奉茶姿势各有讲究。她模仿着长辈的动作给老师敬茶,突然笑出声:“这和我们在泼水节行的礼好像!”正在斟茶的老师点头微笑,继续讲述茶马古道如何把滇茶带到远方,就像今天芒果、咖啡沿着高速路走出大山。

这些年轻的面孔在茶汤里照见的,不只是茶叶舒展的姿态。有学生开始在自家阳台种茶苗,每天记录生长情况;还有几个男生组建了“青年茶社”,用短视频记录创新茶饮——把当地野蜂蜜、酸角融入调饮茶,让古老茶文化飘出青春的味道。

夕阳把茶台染成暖金色时,最后一组学生还在练习茶礼。那个总坐不住的男生,如今能安稳地完成整套冲泡流程。他轻轻转动盖碗,琥珀色茶汤匀速落入公道杯,嘴角带着藏不住的小得意。或许正如他说的:“以前觉得茶离我们很远,现在才发现,它就像同桌的你,越了解越有意思。”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