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品茶上课微信,赤壁茶道学习交流群
最近我的微信突然热闹起来,好多朋友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你在赤壁品茶上课微信群里吗?说来也巧,上个月在茶博会上认识了一位茶艺老师,就是他把我拉进了这个赤壁茶道学习交流群。
刚进群那会儿,我心想不就是个普通的聊天群嘛。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八点,群里突然弹出条消息:“今晚我们来讲讲赤壁青砖茶的冲泡技巧。”接着老师发来叁段语音,每段都有一分多钟。我戴着耳机边听边照着做,把家里那块存放叁年的青砖茶拿出来实践。老师讲得特别细,连水温控制在96度这种细节都反复强调,说这是赤壁老茶农传下来的方法。
茶香里的意外收获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赤壁品茶上课微信群居然还有线下活动。群里每周都在赤壁周边的茶山组织实地教学,大家背着茶篓跟着老师上山认茶树。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连茶叶的老嫩都分不清,现在光看叶片就能判断采摘时节了。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特别受欢迎,群里好些上班族都说,周末来茶山既放松了心情,又学到了真东西。
有次老师在群里讲到鉴茶窍门,我突然发现这和做菜火候差不多——都得靠经验积累。就像炒青菜要猛火快炒,泡绿茶就得快速出汤;炖老汤要文火慢熬,泡老茶就得耐心坐杯。这个比方让好多群友恍然大悟,原来茶道没那么玄乎,就是找到最适合茶叶的那个状态。
现在每天打开微信,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赤壁茶道学习交流群有没有新内容。前两天老师还在群里组织了个“盲品挑战”,让大家猜茶叶产地。我把家里六种茶叶摆成一排,对照着老师发的特征对比,居然猜对了四种。这种互动特别有意思,比单纯看书学得快多了。
前几天群里新来了位年轻妈妈,她说想让孩子了解茶文化。老师特意安排了亲子茶会,教孩子们用盖碗给父母奉茶。看着群里分享的照片,孩子们小心翼翼端茶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个微信群不止在教技艺,更是在传递某种温暖的东西。那位妈妈后来在群里说,孩子现在每天主动要给奶奶泡茶,老人家高兴得合不拢嘴。
其实想想挺神奇的,通过这个赤壁品茶上课微信群,我不仅学会了辨别茶叶品质,还认识了各行各业的爱茶之人。上周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试着做批手工茶,连营销专业的群友都主动帮忙策划。不知不觉中,这个微信群已经成了我们生活里特别实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