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邓州男性常访的小巷
这条小巷就在老城区邮电局旁边,要是头一回来,还真不容易找见。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边砖墙上爬着些青苔,空气里总飘着卤菜和烟丝混合的味道。
巷口王记卤肉摊子前永远围着人。那位系着围裙的老板认得每个熟客,"老张,今天猪耳朵切薄点?""李哥,给你留了半斤顺风。"他一边切肉一边和客人聊天,案板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男人们站在摊子边上,也不急着走,互相递根烟,就聊开了。
巷子里的热闹劲儿
再往里走是老周开的修车铺,工具散放在地上,收音机永远在播豫剧。附近几个小区的男人都爱把车推到他这儿修,说是手艺好,其实更图能在这儿坐会儿。下午叁四点,铺子前的小马扎上总坐着几个人,看老周修车,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谁家孩子考学的事,最近油价涨了,足球赛比分,都是些平常话,可男人们就是愿意在这儿说。
巷子中段那个茶叶铺更安静些。老板是个讲究人,总在店里泡着不同品种的茶。熟客来了不用点单,他自然就端出对方常喝的那种。几张竹椅,一套茶具,男人们能在这儿坐上小半天。说话声也轻,偶尔传来洗茶杯的水声。这种安静和巷子另一头的喧闹形成奇妙的对比。
你说这巷子有什么特别?好像也说不上来。店铺普普通通,环境甚至有些杂乱。但就是这种不刻意,让男人们乐意往这儿跑。在这儿不用西装革履,不用字斟句酌,趿拉着拖鞋就能来。街坊邻居都面熟,点头之交,却让人踏实。
我认识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刘师傅,每天交班后必定来这儿转一圈。他说不开车的时候,最怕一个人待着。来巷子里吃碗面,和修车的老周聊几句,再到茶叶铺喝杯茶,这一天才算完整。他妻子起初不理解,后来也习惯了,"反正比去别的地方强"。是啊,这条巷子成了许多邓州男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傍晚时分,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卤肉摊的灯泡泛着黄光,修车铺拉下了卷帘门,茶叶铺里还坐着两叁个客人。男人们陆续离开,回到各自的家庭角色中去。但明天,他们又会出现在这条不起眼的小巷里,在这方属于他们的天地中,找到最自在的状态。
这条邓州男性常访的小巷,就像城市脉搏中一个温暖的存在。它不记录在旅游指南上,却深深印在当地男人的生活记忆里。青石板路上来往的脚步,墙边日益茂密的青苔,都在诉说着这片天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