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公主岭微信附近的人如何判断是不是卖的
最近在公主岭,跟几个朋友唠嗑,总有人提起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时遇到的闹心事儿。划拉着手机屏幕,看着一个个陌生头像,心里难免会嘀咕:这哪位是正经交朋友的,哪位又是另有所图的呢?特别是好多人都在问,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做那种“特殊”生意的。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分享一下普通人的观察和感觉。
头像和资料里的“门道”
首先,咱得从最直观的头像和资料看起。一般来说,正经想认识邻居或者交朋友的人,头像要么是自己的真实照片,比较生活化,比如在公园遛弯儿拍的,要么就是些风景、宠物什么的。资料信息也填得相对简单随意,甚至干脆空着。
但如果你发现,对方的头像照片风格过于“清凉”,或者妆容、穿着、背景都透着一种刻意的、非日常的感觉,那就得多留个心眼了。再看资料页,个性签名可能写得特别直白露骨,比如直接带价格,或者用一些隐晦的词语暗示,什么“深夜寂寞”、“为你解忧”之类的。这种,咱普通人一看,心里基本就有个八九不离十的判断了。说白了,正常交友的人,谁会这么写自我介绍啊?
打招呼和聊天的“套路”
加了微信之后,真正的考验就在聊天里了。咱们正常人打招呼,一般都是“你好”、“嗨,也是公主岭的吗?”,开场白比较自然。
但如果你碰到那种,没聊两句,对方就急着问“约不约”?或者直接发来一些露骨的照片、视频。再或者,聊天的核心内容叁句不离钱,各种暗示、明示需要“表示”、“赞助”的。这意图就太明显了,基本可以断定对方的“公主岭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对他们而言就是个生意平台。
还有一种情况也挺常见,就是聊着感觉还行,但对方总想把你往其他社交软件上引,比如蚕蚕或者一些不太知名的础笔笔。为啥要换地方呢?你想想,微信监管相对严格嘛,换个地方就安全多了。这种“金蝉脱壳”的法子,也是常用的套路之一。
朋友圈里的“蛛丝马迹”
朋友圈是个能暴露很多信息的地方。咱普通人的朋友圈,发发生活琐事、分享点美食、晒晒娃、转转文章,内容很杂,但很真实。
你可以点开对方的朋友圈瞅瞅。如果里面全是风格统一的、极具诱惑性的自拍照、短视频,定位经常在不同酒店,文字内容也充满了挑逗和暗示,甚至直接明码标价。或者,朋友圈更新极其频繁,但内容毫无生活气息,全是“工作展示”。那这基本上就不是个人号了,更像是一个营销号。通过观察朋友圈来判断“公主岭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这个方法还是挺准的。
当然啦,话说回来,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也许真有性格比较外向、穿着打扮比较大胆的女生,只是单纯想交个朋友。但结合上面说的这几点——头像资料、聊天套路、朋友圈内容——如果多数特征都对得上,那概率就非常非常大了。
在咱们公主岭这小地方,人情味儿浓,大家都图个踏实。遇到这种心里没底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距离,别好奇,也别搭理。直接滑走或者删除拉黑,是最清净、最安全的。毕竟,咱用微信附近的人,是想看看身边有趣的邻居,聊聊共同话题,可别让这些杂七杂八的人和事,坏了心情,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