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私人工作室快餐,洪江个人定制快捷餐饮
最近路过老街,发现一家叫洪江私人工作室的快餐店,招牌挺有意思。说真的,现在满大街都是连锁店,这种带着个人标签的餐饮形式还真让人眼前一亮。
推门进去就闻到饭菜香,老板娘正端着刚出锅的小炒肉走出来。她边擦手边说:“我们的菜都是当天现买现做,跟那些中央厨房配送的不一样。”我看着她身后开放式厨房里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小时候巷子口的家常菜馆,也是这般带着锅气。
定制化带来的改变
点餐时发现菜单很特别,老板娘会根据你的口味调整辣度,还能把不爱的食材换成别的。这种洪江个人定制快捷餐饮的做法,让我这个挑食的人突然有了选择困难症。隔壁桌的老顾客笑着说:“我在这吃了半年,他们连我讨厌香菜都知道。”
确实,现在吃饭不只要填饱肚子,更想要那种被记得、被照顾的感觉。老板一边炒菜一边搭话:“有人嫌肉太少,我就多给两片;有人要控糖,我就少放点油。开个小店,不就是图个大家吃得舒心嘛。”这话实在,听着就让人舒服。
等餐时我观察了一下,来这的除了附近的上班族,还有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有个妈妈熟练地跟老板打招呼:“还是老样子,孩子那份别放味精。”这种默契,在大饭店里可不容易见到。
饭菜上桌,热气腾腾的。尝了口招牌红烧肉,软糯适中,确实能尝出不一样的心思。老板说他们每天就准备那些菜量,卖完就打烊,绝不隔夜。这种经营方式,倒让我想起早年的手艺人,对自己的作品都有份执着。
价格方面,比普通快餐贵那么几块钱,但比大餐厅实惠多了。关键是吃着放心,能看到厨房里的一举一动。现在人都在意食品安全,这种透明的方式确实让人安心。
临走时,老板娘递过来一张手写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今天的特色菜。这种小心意,让人忍不住想明天再来试试别的。走出店门,我在想,或许餐饮业的未来,不一定要追求规模,像这样把每份餐都当作品来对待,也挺好。
这条老街变化真大,新店开了又关,关了又开。但像洪江私人工作室快餐这样的小店,反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不追求翻台率,不搞花哨营销,就靠实实在在的饭菜和贴心的服务,慢慢积累着街坊邻居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