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亚怎么找到做外援的学生,叁亚如何联系学生外援
最近和朋友聊天,说起叁亚本地的业余球赛越来越热闹了。有个队长私下问我:"你说咱们这种业余队,想在叁亚找学生当外援,该从哪儿入手呢?"这问题挺实在的,现在不少队伍都想找学生球员补充实力。
其实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去高校球场转转。叁亚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足球场傍晚特别热闹,经常有学生在训练或比赛。你要是真心想找,带着诚意直接去球场边观摩,看到技术好的学生,等他们休息时递瓶水聊几句。记住啊,千万别一上来就谈钱,先聊聊球技,夸夸他们的表现,年轻人最吃这套。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现在学生都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微信搜"叁亚校园足球"或者"琼崖学子篮球"这类社群,经常能看到学生自发组织的比赛信息。我认识的一个球队经理老周,就是在抖音同城刷到学生比赛的视频,私信联系上了经贸学院的控卫。不过要注意,现在平台管得严,发招募信息得含蓄点,最好用"诚邀球友""招募实战伙伴"这样的说法。
说到叁亚怎么找到做外援的学生,关键是要找到靠谱的渠道。有些老球友会通过学生会体育部牵线,这条路径比较稳妥。上周在海边烧烤时,听体育局的朋友说,他们正在筹备全市大学生体育联盟,到时候想找学生外援就规范多了。不过这个还得等段时间。
其实啊,找学生外援最头疼的是时间协调。学生要上课要考试,碰上期末月,再好的苗子也出不来。上个月冠亚军的决赛就遇到这情况,主力前锋要备考英语四级,只能临时换人。所以现在聪明的队伍都会准备两套阵容,互为补充。
待遇问题也挺微妙。直接给现金显得太生硬,多数球队会选择包餐食、报销交通,比赛赢了发红包。有些队伍更用心,会给表现突出的学生安排实习机会,或者介绍兼职工作。这种良性互动反而能留住好苗子。
最近注意到新趋势,不少学生开始自发组建"球员资料库",把自己的比赛视频和技术特点整理成电子简历。有想法的球队不妨主动收集这些资料,建立自己的人才库。这样急需用人时就不必临时抱佛脚了。
说到叁亚如何联系学生外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尊重。别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要真正把他们当作团队一员。平时多关心他们的学业生活,比赛时照顾好后勤。将心比心,孩子们感受到尊重,自然愿意全力以赴。
现在周末去叁亚湾的球场,经常能看到穿着不同队服的学生和外援在一起训练。那种朝气蓬勃的场面,确实给本地业余体育圈注入了新鲜活力。或许不久的将来,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会发展得更成熟规范。
这两天听说体育局在讨论制定业余赛事外援管理细则,这对规范学生外援市场是好事。毕竟既要保障比赛公平性,也要保护学生球员的权益。咱们期待这个政策能早日落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