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耍学生便宜快餐,海东学生优惠快餐
最近路过大学城后街,发现一家叫“海东耍学生”的小店总是挤满了人。玻璃门上歪歪扭扭贴着“两荤一素十块钱”的纸条,这价格在现在可真不好找。
推门进去就闻到浓郁的饭菜香,穿着校服的学生们端着餐盘穿梭。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大叔,边打菜边和熟客聊天:“今天排骨烧得入味,给你们多舀一勺!”
十块钱能吃什么
糖醋里脊金黄酥脆,麻婆豆腐滚烫鲜辣,番茄炒蛋堆得像小山。我盯着菜单有点发愣——这些菜在外面随便都要二十起步。隔壁桌的男生扒着饭说:“比食堂好吃还便宜,我们宿舍天天来。”
老板娘正在收拾邻桌,听见这话转头笑笑:“孩子们零花钱不多,我们少赚点,图个热闹。”她动作利落地擦完桌子,又往那个男生的餐盘里加了半勺土豆丝,“多吃点,下午上课才不饿。”
藏在价格里的心意
聊起来才知道,老板的儿子前年刚从这所大学毕业。“那时候看他总吃泡面,心里不好受。”老板翻炒着锅里的青椒肉丝,“现在条件好了,就想让这些孩子吃上热乎饭。”
每天清晨五点,他们夫妻俩就去市场挑最新鲜的菜。后厨的高压锅噗噗响着,炖着当天现熬的骨头汤。“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看见孩子们吃得香,比什么都强。”
正在排队的短发女生告诉我,她在这吃了叁年:“有回饭卡没钱,阿姨说先吃着,啥时候有了再给。”她摸摸后脑勺,“后来我带了家教,第一个月工资就给叔叔阿姨买了水果。”
更暖的是人情味
窗边的位置上,几个学生围着笔记本电脑讨论作业。老板特意给他们倒了茶水:“慢点聊,不着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有人在这温书到打烊,有人丢了的课本被收在柜台,甚至还有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来拍照。
夜幕降临,最后几个学生告别离开。老板娘清点着当日收入,忽然笑着指指墙角——那里贴满了便条纸,写着“考研加油”“谢谢叔叔阿姨”。最旧的那张字迹已经泛黄,上面写着:“等我也开了店,要像你们这样温暖。”
霓虹灯在窗外闪烁,映照着这份坚持。或许真正的海东学生优惠快餐,暖的不只是胃,还有那些奋力奔跑的年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