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哪里有200元爱情,东方200元爱情在哪寻
深夜的出租车里,电台主持人用慵懒的嗓音念着听众来信:“在便利店买第二份半价甜品时,突然希望旁边有个人能分享...”雨刮器在玻璃上划出扇形轨迹,我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商圈广告牌,想起今天在地铁口遇到的卖花姑娘。她篮子里最便宜的雏菊正好200元,而路过的情侣都在看999元的玫瑰礼盒。
这让我忍不住在想,东方哪里有200元爱情?那些标价昂贵的浪漫,真的比得过深夜共煮的泡面里多卧的那个荷包蛋吗?
便利店里的温暖时光
朋友小林和女友最大的乐趣,是每周叁在便利店寻觅打折商品。7折饭团配第二杯半价的奶茶,两人坐在靠窗高脚凳上晃着腿,看窗外行人匆匆。“她总把饭团里唯一的酸梅夹到我这份里。”小林说着掏出手机,屏保是女孩在便利店对他做鬼脸的照片。那张照片背景里的关东煮冒着热气,暖黄灯光笼罩着售价6.9元的甜筒——那是他们刚分享过的甜蜜。
这大概就是东方200元爱情在哪寻的答案之一。在南京西路那家总放着爵士乐的便利店,他们用200元办了场“购物节”,抱回两桶薯片叁瓶汽水,还有够吃叁天的酸奶。收银员早已熟悉这对总在晚上八点后出现的年轻人,结账时悄悄多塞给他们两包番茄酱。
现代都市的爱情啊,不该被明码标价成奢侈品。当商场橱窗里的项链标价动辄五位数,便利店微波炉“叮”的那声,反而更像幸福的声音。
我家楼下有对老夫妻,老爷子每天晨练回来,都会带支新鲜月季。花摊老板早就熟悉这个只买一支花的顾客,有时还会多送两支满天星。那天我偶然看到老太太把枯萎的月季做成干花,墙上已经贴成心形图案。“叁十五年前他说要每天送花,”老太太眯眼笑着,“那时他工资才四百块,现在嘛...”她指着阳台上怒放的月季,“这支才叁块钱。”
巷口花摊最便宜的月季叁块,两百元能买六十七支。若每天一支,足够见证两个多月的日出日落。原来东方哪里有200元爱情的答案,就藏在清晨六点的巷口,在沾着露水的花瓣上,在持续了叁十五年的习惯里。
隔壁姑娘上个月分手了,因为男友忘记纪念日。她哭诉叁年感情抵不过一顿漏订的餐厅。可我记得上周下雨,她现在的男友撑伞在楼下等了半小时,就为送碗还烫手的砂锅粥。那天她朋友圈照片里,比粥更烫的大概是耳根——男生在粥里埋了她最爱吃的皮蛋,而那份外卖加上配送费,刚好四十二块。
或许我们都该问问自己,在追问东方200元爱情在哪寻时,是不是已经拥有了很多个“四十二元瞬间”?是加班时他送来的热汤,是她替你抢到的限量球鞋,是共享单车后座上那个紧紧搂住你的拥抱。
黄昏的公园长椅上,白发爷爷给老伴读报纸,读叁行就问句“听清没”。老奶奶膝头摊着布包,里面装着温水杯和撕掉包装的药片。这个画面让我想起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日落依然很慢,慢到足够我们看清200元能买到的所有温柔。
回家路上经过那家花摊,我挑了支月季。明天要去见喜欢的人,我们会去便利店尝新出的双拼饭团,会分享第二杯半价的奶茶,会在黄昏时沿着苏州河散步。所有这些加起来,应该还不到两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