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高端大选海选喝茶,典雅茶会精选竞逐
这两天朋友圈里最火的,大概就是海伦那场高端大选了。说是个大选,其实更像是个顶级的茶会,只不过来参加的人都挺不一般。我在现场碰到老张,他端着茶杯直摇头:“这阵仗,比我们公司上市敲锣那天还讲究。”
入场的时候就看到几个熟面孔——有经常在财经频道露面的投资人,也有闭着眼睛都能泡出绝品普洱的老师傅。穿香云纱的侍茶师领我们穿过竹廊,青石板路上洒着刚摘的玉兰花瓣。说实话,这排场让我心里直打鼓:不就是喝个茶吗?
茶香里的较量
直到看见那套北宋影青瓷茶具,我才反应过来——海伦高端大选海选喝茶这事儿,真不是普通茶叙。第一轮鉴茶就让我开了眼,那位穿亚麻衫的姑娘居然能准确说出六款盲品岩茶的山场和焙火程度。旁边戴金丝眼镜的先生不动声色地推了推镜框,他刚用盖碗泡出的凤凰单丛,居然泡出了蜜兰韵和山野气共存的层次感。
老陈凑过来跟我嘀咕:“你发现没?现在真正懂行的人,反而不爱把茶文化挂在嘴边。”他指着正在温杯的那位年轻人,“那位做区块链的,去年拍下冰岛老寨的那位就是他。可人家现在最得意的,是能泡出让老茶客都点头的勐海味。”
确实,这场典雅茶会精选竞逐里,最打动人的不是那些天花乱坠的茶道表演。有位做实业的大叔展示他收藏的八十年代老茶纸时,手指一直在微微发抖。他说这包茶跟着他经历过叁次破产,最难的时候都没舍得拆封。这种藏在茶汤里的人生滋味,可比什么评审分数都来得真切。
让我意外的是中间休息的插曲。组委会搬来叁桶山泉水让大家盲选,说是要考考大家的“水感”。结果选中最贵那款雪山矿泉的还不到叁成人,反而是个不起眼的本地山泉得了最高票。负责评水的老师傅笑得特别欣慰:“舌头不会骗人,好水不在价钱,在那股子活劲儿。”
快到尾声时发生了件趣事。有位女士用紫砂壶泡老白茶,愣是泡出了枣香和药香交替出现的奇妙效果。后来才知她是在闽东茶厂长大的,小时候总偷用爷爷的茶具过家家。“其实哪有什么秘诀,”她晃着手里光泽温润的壶,“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像对待孩子那样温柔,什么时候得像对待老朋友那样直接。”
月光爬上飞檐的时候,茶会还没散的意思。获奖名单早就不重要了,大家围着炭炉继续烧水,聊的都是怎么在自家阳台种茶树,或者某次在茶山遇到的趣事。我捏着手里这只养了五年的品茗杯,突然觉得所谓高端,不过是找到最对自己胃口的那杯茶汤。
离场时每个人收到个小陶罐,里面装着今晚最受欢迎的叁种茶样。罐子上手写着两行小字:“茶无贵贱,口有知己”。开车门的时候听见身后有人在约下次茶局,说要把自己收藏的那饼九十年代黄印带来分享。这大概就是海伦高端大选最妙的地方——它让好茶找到了懂它的人,也让懂茶的人找到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