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各区品茶工作室,恩施地区茶艺体验空间
恩施的街头巷尾,总藏着些让人惊喜的小天地。前两天路过老城区,无意间发现一家临街的茶室,竹帘半卷着,隐约能看见里头氤氲的热气。推门进去,满室茶香扑面而来,像是把整个恩施的春意都收在了这方寸之间。
老板是个穿着棉麻衬衫的年轻人,正不紧不慢地烫着茶杯。他见我张望,笑着指指墙边的茶架:“这都是恩施本地茶,硒含量高,水一冲就有股子甜香。”我顺着他的方向看去,架子上整齐排列着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还有几种没太听说过的野茶。
茶香里的慢时光
坐在原木茶桌前,看老板温壶、置茶、冲泡,每个动作都透着从容。他边说边演示:“恩施各区品茶工作室现在越来越讲究了,不光注重茶叶品质,连泡茶的水都要专门去山里取。”玻璃壶中的茶叶缓缓舒展,像刚刚苏醒的绿精灵。
隔壁桌坐着位常客,他端着闻香杯深深吸气:“我每周都要来坐坐,在这儿的两个小时,能把工作烦恼都抛开。”确实,在这片茶香萦绕的空间里,连手机消息提示音都显得不合时宜。
老板给我们续上第二泡,茶汤颜色更清亮了。他说起去年在芭蕉乡的经历:“那户茶农的院子正对着云雾缭绕的山谷,我们就在露台上摆开茶席。刚炒好的新茶带着锅香气,就着山风喝茶,那滋味到现在都忘不了。”
茶艺体验的新意
现在恩施地区茶艺体验空间也玩出了新花样。上周末在六角亭附近的工作室,我遇见了带着孩子来学茶艺的刘女士。她女儿踮着脚帮忙布茶具,小模样特别认真。“想让孩子从小接触茶文化,”刘女士笑着说,“比在家看电视强多了。”
那家工作室的创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他们把传统茶艺和现代生活结合,开发出“冷萃恩施玉露”“茶香特调”等新式饮品。主理人是个九零后姑娘,她说:“我们要让年轻人也觉得喝茶是件很酷的事。”
在另一家设在吊脚楼里的茶空间,我甚至遇见了来体验的外国游客。他们盘腿坐在蒲团上,跟着老师学点茶,虽然动作生疏,但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翻译告诉我,这些游客特别迷恋这种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体验。
茶艺师小张和我分享了他的观察:“现在大家来品茶工作室,要的不只是喝茶解渴,更追求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我们会在茶席布置上花很多心思,季节不同,茶席的配色、插花都要跟着变化。”
夜幕初垂时,我又回到最初那家茶室。暖黄的灯光下,叁叁两两的客人轻声交谈。老板正在教新来的客人辨认茶香,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解读大自然写就的诗篇。窗外车马喧嚣,窗内茶香袅袅,俨然两个世界。
茶凉了又续,续了又凉。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能找到一个让你慢下来的地方,实在是种福气。也许下个周末,你也会在恩施的某个转角,遇见这样一间飘着茶香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