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火车站小巷子,邻近的扬州火车站小街巷
扬州火车站小巷子,藏着另一番天地
每次从扬州火车站出来,急着赶路的人总会一头扎进出租车或者公交里,匆匆离去。站前广场宽阔明亮,是这座城市的门面,规规矩矩的。但我偏偏对那种过于整齐的地方有些疏离感,总觉得少了点人间的烟火气。反倒是那次偶然一瞥,看见了广场侧后方,那片略显陈旧、密密匝匝的民居之间,似乎藏着几条不起眼的小巷子。
心里好奇的种子一旦种下,就总想找个机会去看看。那天下午,我没什么急事,便绕过了气派的站房,信步往那片区域走去。穿过一条临时停满电动车的小路,眼前的景象果然不同了。高大的现代建筑被甩在了身后,取而代之的是些有些年头的矮楼,墙面斑驳,晾晒的衣物在窗口随风轻轻摆动。这里,就是我寻觅的扬州火车站小巷子。
一走进去,感觉世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火车站广播的喧嚣被过滤掉了,耳边只剩下风吹过电线发出的微弱呜咽声,还有不知哪家传来的炒菜声和隐约的电视声。巷子不宽,两个人并排走都有些勉强,地面是老旧的水泥地,坑坑洼洼的,记录着岁月的痕迹。阳光被两旁的楼房切割成狭长的一条,斜斜地照在墙壁上,光影分明。
这里的生活是慢节奏的。一位大叔坐在自家门口的竹椅上,眯着眼睛听收音机里的扬剧,手边还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他看到我这个生面孔,倒也没显出多少惊讶,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几只流浪猫在墙角懒洋洋地晒太阳,见人来了,也只是抬抬眼皮,换个姿势继续它们的清梦。这种 relaxed 的氛围,和几步之遥、行色匆匆的火车站,简直是两个世界。
我慢慢踱着步,发现这些邻近的扬州火车站小街巷,其实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区。这里有开了几十年的老式理发店,老师傅的手艺想必是周围居民信赖的;有小卖部,货品堆得满满当当,从油盐酱醋到小孩的玩具,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简陋的修鞋铺,老师傅正戴着老花镜,专注地对付一只脱了线的皮鞋。这些在繁华大街上几乎绝迹的营生,在这里却顽强地生存着,服务着最基层的日常需求。
我忍不住想,这些住在扬州火车站小巷子里的居民,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他们每天听着火车的汽笛声入睡和醒来,看着南来北往的旅客,自己却固守着一方小小的、安静的天地。外面是世界,是远方;里面是家,是生活。这道无形的界限,划分得如此清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的灯光次第亮起。那不是什么明亮的霓虹,而是从一扇扇窗户里透出来的、暖黄色的光。炒菜的香味更加浓郁了,下班的人推着电动车,小心地拐进巷口,响起一阵清脆的铃铛声。这片邻近的扬州火车站小街巷,在暮色里焕发出另一种活力,那是属于家的、温暖的活力。
我悄悄退了出来,重新回到灯火通明的站前广场。回望那片已然融入夜色的巷落,心里有种奇妙的满足感。它就像这座城市的另一面,不那么光鲜,却无比真实、坚韧且温暖。下次你若有机会在扬州火车站换乘或等待,不妨也去找找看,那些藏在宏大叙事背后,由寻常百姓家书写的小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