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火车站小巷子,合山火车站附近弄堂

发布时间:2025-11-05 03:21:55 来源:原创内容

合山火车站小巷子

每次路过合山火车站,我的脚步总会不自觉地往右边拐。那儿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夹在两排老居民楼中间,窄得连叁轮车都得侧着身子过。墙角的青苔长得厚厚的,雨水顺着生锈的排水管滴答往下掉,在水泥地上砸出深浅不一的小坑。

巷口修鞋的老陈在这坐了二十年。他总说这条合山火车站小巷子是个“活地图”——清晨五点半,第一个亮起的是豆浆铺的灯笼;七点钟,小学生背着书包从铁门里钻出来;午后叁点,收音机里咿呀呀的戏腔准时从二楼窗口飘下来。这些声音和气味搅和在一起,成了巷子独有的节奏。

再往里走几步,情况又不一样了。晾衣杆从这家窗户伸到那家阳台,花衬衫和工装裤在风里晃晃悠悠。二楼阿婆在窗台种了十几盆茉莉,逢人就念叨:“别看我们这合山火车站附近弄堂旧,夏天香着呢!”

巷子最里头有家剃头铺,老师傅用的还是老式推子。客人往那张掉漆的转椅上一坐,他就开始絮叨:“当年火车站扩建,就我们这条合山火车站小巷子没拆。”推子咔嚓咔嚓响着,他的话混在声音里,“说是什么风貌保护,要我说啊,是这儿的老树根扎得太深。”

确实,巷子中间那棵老樟树,叁个人都合抱不过来。树荫底下总聚着下象棋的老人,楚河汉界杀得认真。有回看见个年轻人蹲在旁边看了半晌,突然掏出手机拍照:“这棵树比我爷爷岁数都大。”他说的或许没错,树皮上的皱褶里,藏着好几代人的夏天。

傍晚时分最有意思。炒菜的滋啦声从各家厨房传出来,谁家做了红烧肉,整条巷子都闻得见。叁楼的李婶会探出身子,把装着小葱的塑料袋往下放:“小王啊,接一下!”楼下正在停自行车的小伙子顺手接住,这动作熟练得像经过排练。

去年冬天特别冷,巷口的水管冻裂了。结果第二天,不知谁用旧棉絮把水管裹得严严实实,还系了根红布条。修水管的时候,家家都提着热水瓶出来帮忙,那热乎气把巷子里的冰碴子都融化了。

现在新建的小区越来越多,可这条合山火车站附近弄堂依然热闹。刚搬来的年轻人在窗台挂起风铃,送外卖的小哥熟悉每户人家的门牌号。老陈的修鞋摊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个共享单车停放点,橘色的单车和旧藤椅挨在一起,居然也挺和谐。

有时候站在巷口往里望,能看见火车站新建的候车楼尖顶。但巷子自有它的脾气,任外面怎么变,这里的时间总是走得慢些。或许真像剃头师傅说的,有些根扎得深了,就不是轻易能动摇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