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课余茶叙时光
北镇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最近在朋友圈里挺火的。你说年轻人凑一块儿喝咖啡多时髦,偏不,他们现在都爱往茶室里钻。这不,周五刚下课,我就被室友拉着去了校门口那家叫"茶言观舍"的小店。
推开木门,满屋子茶香混着桂花味儿扑面而来。靠窗那桌物理系的在讨论实验数据,旁边几个文学院女生边泡凤凰单丛边对诗句。最热闹的还是角落里那桌,五六个人围着小火炉煮老白茶,聊着暑假支教遇到的趣事,笑得前仰后合。
茶香里的慢时光
店主是个毕业五年的学长,给我们端茶时笑着说:"当年我们约局不是网吧就是烧烤摊,现在倒好,你们这群孩子把茶馆变成第二课堂了。"他顺手给我们的盖碗里添了热水,铁观音的兰花香在蒸汽里慢慢散开。
确实啊,在这儿能遇见各种有意思的人。上周我就碰见美院的学姐在茶桌上画速写,她把每个人专注沏茶的神情都收进了画本。还有个计算机系的男生,边捣鼓茶宠边给我们讲他设计的校园础笔笔,说要在里面专门开个"约茶匹配"功能。
这种学子课余茶叙时光,不知不觉就成了大家放松的方式。比起在宿舍刷手机,在这儿能尝到武夷山刚寄来的岩茶,听隔壁桌讲他们去茶山实践的故事。有时聊着聊着,还能撞出跨专业合作的火花——上次土木工程的同学就在这儿找到了做古建筑测绘的队友。
茶汤续到第叁泡,话题也从期末考题慢慢转向人生理想。读研还是工作?留在北上广还是回家乡?这些平时不会轻易聊起的话题,在氤氲茶气里都变得自然起来。记得有次喝着喝着突然停电,大家就点起蜡烛继续聊,那摇曳的烛光把每个人的眼睛都照得亮晶晶的。
现在路过大学城周边,能数出七八家这样的茶空间。有的摆着围棋盘,有的放着民谣吉他,最多的还是散落在各处的书本。你说它们到底是茶馆还是自习室?好像都行。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个既能放空又能交流的角落。
暮色渐浓时,我们这桌人也陆续起身。临走前看了眼墙上的便签贴,上面写着各种笔迹的留言:"今日喝到十年陈普洱,值得!""化学系学妹带来的茶点超好吃""下周叁晚诗词茶会不见不散"。这些零零碎碎的记录,拼凑出北镇大学城学生约茶最真实的模样。
回宿舍的路上,月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手里还攥着茶友送的安溪铁观音,约定下周带自家炒的龙井来品鉴。你看,这寻常的茶叙时光里,泡开的何止是茶叶,还有年轻岁月里那些滚烫的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