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邻近火车站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3 04:33:02 来源:原创内容

你说要找个有烟火气的地方,站前广场那些崭亮的店面是寻不着的。得绕过那座显得有些孤单的候车楼,往后头走。喏,就是那儿了,一条不起眼的小巷,仿佛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前头是南来北往的匆匆脚步,后头,时间却像是被谁调慢了钟摆。

巷口总飘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先是早点摊子炸油条的油香,混着茶叶蛋的咸香,热腾腾地扑你一脸;再往里走几步,又能闻到老式剃头店里飘出的肥皂泡味儿,还有谁家窗台上几盆茉莉花,在午后懒洋洋地吐出几丝甜。这些味道混在一起,不成调,却成了这条小巷独有的标签。

巷子里的熟人社会

往里走,脚下的水泥地变得不太平整,缝隙里钻出些顽强的青苔。两旁是些老旧的楼房,墙皮斑驳,晾衣竿从这头伸到那头,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衫,像万国旗似的。下午叁四点钟,太阳斜斜地照进来,几位老人就坐在自家门口的小马扎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手边放着泡得发黄的搪瓷缸。他们看我这个生面孔走过,目光会在我身上停留片刻,不是警惕,倒像是有点好奇。

巷子中间有家小卖部,木头柜台被磨得油光发亮。老板娘认得巷子里几乎每一个人。“李家小子,又帮你爸打酒啊?少打点,你爸昨天喝多了在院子里唱戏呢。”她一边说,一边利落地灌满那个深色的玻璃瓶。这种熟稔,是你在外面那些连锁便利店永远感受不到的。

那些渐渐消失的声音

偶尔能听到火车进站的汽笛声,闷闷的,从楼房缝隙里透过来。这声音非但没打破巷子的宁静,反倒让它显得更安详了。巷子深处有个修鞋匠,五十来岁模样,整天坐在他那小小的工具箱后面,手里总在忙活着。我问他在这条灵武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里呆了多久,他抬头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多久?我儿子都是在这条巷子里学会走路的,现在都在南方上大学喽。”

他说,以前这条邻近火车站的小巷可热闹了,人多,生意也好做。现在嘛,安静多了。他说话的当口,手里的锤子一下一下敲打着鞋跟,那“咚咚”声在巷子里传得老远。

再往里走,能看见几个孩子在玩跳房子,用粉笔在地上画出的格子已经有些模糊。他们笑闹着,为谁踩了线争得面红耳赤,转眼又和好如初。这种景象,在大城市规整的居民小区里,已经很少见到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巷子里亮起零星灯火。有户人家已经开始做晚饭,炒菜的刺啦声和着葱姜的香气从窗户飘出来。我站在巷子中间,前后看了看,前面是火车站新建的高楼投下的阴影,后面是这条老巷昏黄的温暖。这条灵武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就像个被遗忘的角落,固执地保留着一种几乎要消失的生活方式。

离开时又经过巷口,早点摊已经收工了,换成了个卖水果的叁轮车。老板娘正小心地把那些稍有磕碰的水果挑出来,单独放在一旁,降价处理。我买了几个橘子,她执意要多塞两个小的:“这俩不太好看,但甜,你尝尝。”这份不经意的好意,让我揣着一口袋的温暖,慢慢走回了车站前那片灯火通明却有些冷清的世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