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汨罗车站旁巷弄游玩去处
每次路过汨罗车站,我都会特意绕到站台后头那片巷弄里转转。说来也怪,明明和喧闹的车站就隔着一堵墙,拐进巷口就像换了天地。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的青苔绿得沉静,偶尔有自行车铃铛叮铃铃响过,那声音在窄巷里能回荡好久。
我最爱在午后两叁点过来。这时候阳光斜斜地打在老墙上,把爬墙虎的影子拉得老长。巷口王奶奶总坐在竹椅上择菜,看见熟人就笑眯眯招呼:“进来喝杯茶咯!”她那小院的紫藤花开得正盛,风一过,紫色花瓣就飘飘悠悠落在石阶上。
巷子里的烟火气
再往深处走,能闻到李叔家传出的炒菜香。他家开了叁十年的小饭馆,就摆着四五张桌子,招牌菜是红烧划水。鱼肉嫩得入口即化,汤汁拌饭能吃掉两碗。李叔常说:“我这手艺啊,别处吃不到的。”这话倒不假,来的多是老街坊,新客人全靠口口相传。
巷子中间有棵大槐树,底下总聚着下棋的大爷。楚河汉界杀得正酣时,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激动。我常蹲在旁边看,虽然棋艺不精,但就爱听他们拌嘴——“你这马别腿了!”“明明蹩的是象眼!”吵归吵,谁输了棋都得请大家喝豆花,巷口那家甜咸随你选。
要说汨罗车站旁巷弄游玩去处最让我着迷的,是那些藏在转角的小惊喜。比如那家只开半天的旧书店,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爷爷,店里永远飘着纸墨香。还有裁缝铺的陈姨,缝纫机哒哒响着,看见合适的布头会留给你:“这块棉布做衬衫最舒服。”
傍晚时分,巷子渐渐热闹起来。放学的小孩追着皮球跑,下班的人提着菜匆匆走过。炊烟袅袅升起时,整条巷子都沉浸在晚饭的香气里。这时候最适合去张姐的糖水铺,来碗冰镇绿豆汤,坐在巷尾看晚霞把天空染成橘红色。
记得有次下雨,我躲进巷口的屋檐下。邻居阿婆硬塞给我一把伞:“年轻人,别淋坏了。”后来还伞时,她正在院里喂猫,叁四只流浪猫围着她转。她说这些猫陪她好多年了,“巷子老了,有它们陪着热闹”。
其实要说在汨罗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有什么特别,倒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景致。就是那份踏实的烟火气,让人走着走着就慢了脚步。卖豆腐脑的吆喝声,老收音机里的戏曲,谁家窗台新开的月季,都是寻常日子里的小确幸。
最近听说这片可能要改造,我心里咯噔一下。李叔倒挺乐观:“改不改的,日子照过。”也是,只要这些老街坊还在,巷子就还是那个味道。下回你来汨罗车站,别急着赶路,拐进巷子走走,说不定能遇上王奶奶新沏的茶,或者陈姨刚改好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