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学生品茶上课,学生饮茶学习交流
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十几个学生正围着茶具轻声交流。这不是什么茶馆,而是克拉玛依某中学的选修课堂。穿着校服的孩子们熟练地温杯、投茶、冲泡,动作里透着专注。
“刚开始觉得泡茶是老人家的事,”高二的王同学一边往盖碗里注水一边说,“但真的动手了才发现,这里面门道可多了。”他小心地将泡好的茶汤分入品茗杯,橙黄的茶汤在透明杯中格外好看。
一杯茶里的学问
这门课教的不只是泡茶技巧。李老师站在学生中间,指着茶席上的器具讲解:“你们看,同样都是绿茶,用玻璃杯和用盖碗泡出来的口感就不一样。”她随手调整了一个学生拿壶的姿势,“手腕再放松些,对,这样出水更稳。”
学生们轮流品尝彼此泡的茶,不时发出惊讶的声音。“真没想到,水温差一点,味道差别就这么大!”一个扎马尾的女生感叹道。她的同桌接过话头:“我觉得最神奇的是,静下心来泡茶的时候,背课文都记得快了。”
窗外是克拉玛依特有的湛蓝天空,教室里茶香与书香交融。几个学生凑在一起研究不同产区的茶叶特点,讨论声此起彼伏。“我们新疆人本来就爱喝茶,但这样系统地学习还是第一次。”一个男生说着,又往壶里添了热水。
这门课已经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不少学生表示,通过品茶上课,不仅学到了茶文化知识,还意外地提升了专注力。坐在角落的刘同学说:“现在我写作业前都会先泡杯茶,感觉思路更清晰了。”她轻轻晃动着手中的茶杯,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
授课老师发现,学生们在茶道学习中展现出了在常规课堂上少见的一面。那个平时沉默的男生成了班里最懂茶具的人;几个坐不住的学生居然能安静地完成整套冲泡流程。茶香仿佛有种特别的魔力,让教室里的氛围都变得不同。
快到下课时间,学生们开始收拾茶具。有个小组还在讨论明天要带什么茶叶来分享,另一个小组则在研究如何改进冲泡手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茶台上,映得紫砂壶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样的学生饮茶学习交流,或许正是素质教育最生动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