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晚上哪有站小巷的,丹江口夜间车站附近巷子位置
丹江口晚上哪有站小巷的,丹江口夜间车站附近巷子位置
那天晚上朋友来接站,火车到丹江口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出了站,广场上灯火通明,但人也稀稀拉拉的。朋友把车窗摇下来,笑着问我:“饿不饿?带你去个地方,填填肚子。”我本来想着直接回酒店休息,但看他那神秘兮兮的样子,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
车子没往大路上开,反而绕着车站后面,拐进了一条看起来有点年头的小路。路灯不算太亮,但你能感觉到,这条路的“魂儿”在晚上才活泛起来。朋友一边找地方停车,一边跟我念叨:“你不是老问,丹江口晚上哪有站小巷的么?喏,就这儿了。别看样子不起眼,好东西都在里头藏着呢。”
一下车,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空气里混着各种味道——烧烤的烟火气,锅里热油滋啦作响的焦香,还有旁边摊子上煮着茶叶蛋的卤料味儿。这条丹江口夜间车站附近巷子,不长,但密密麻麻挤满了各种小店和推车。灯光是那种暖黄色的,照在人们脸上,显得特别有生气。
我们找了个卖炒面的小摊坐下。掌勺的老板是个中年大叔,脖子上搭条毛巾,颠勺的动作利索得很。他炒面的时候,铁锅和铲子碰撞的声音,噼里啪啦的,听着就让人胃口大开。朋友说,这老板在这儿干了十几年了,很多下了夜班的人,都习惯来他这儿吃一盘再回家。我一边吃着那盘热气腾腾、锅气十足的炒面,一边看着周围。有刚下火车拖着行李箱来买宵夜的年轻人,有穿着工服可能是刚下班的叁两工友,就着几串烧烤喝着啤酒,聊着家长里短。
这条丹江口夜间车站附近巷子,它不像大饭店那么规整,也不像美食街那么刻意。它有点杂乱,但特别真实。你会觉得,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吃饱喝足,我们又顺着小巷往里溜达了一下。发现除了吃的,还有个修鞋的小铺子亮着微弱的灯,老师傅还在埋头干活;一个旧书摊还没收,老板靠在躺椅上听着收音机。这些在白天地图上都未必能找到准确标注的丹江口站小巷,到了晚上,反而成了附近居民和夜归人的一个温暖的据点。
那天后来,我坐在回酒店的车上,看着窗外闪过的霓虹。但脑子里想的,还是刚才那条巷子里的光和热。我在想,有时候去一个地方,那些着名的景点、宏伟的建筑固然让人震撼,但像这样一条偶然遇见的、充满烟火气的小巷,反而更能让你触摸到一个城市的温度。它可能不常被提起,却实实在在地慰藉着一个个夜晚里,需要一口热食、一刻放松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