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品茶私人工作室大选,文山茶艺私家工坊精选
这几天路过文山东路时,发现巷子深处新开了几家别致的茶室。透过竹帘能看到里面隐隐绰绰的茶席,偶尔飘出焙火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推门探个究竟。说来也巧,正琢磨着该去哪家坐坐,就听说附近正在举办文山品茶私人工作室大选。
这可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我顺着朋友发的定位找过去,才发现参选的十来家工作室各有千秋。有家主打陈年普洱的,店主是位穿着棉麻衫的姑娘,正不紧不慢地烫着紫砂壶。“我们这泡九十年代的老茶,”她轻轻晃着公道杯,“就像在喝时间的味道。”
茶香里的匠心独运
转过拐角又是另一番天地。玻璃茶棚里摆着各色现代茶器,年轻茶艺师正在调试冷萃茶。冰滴壶里琥珀色的茶汤慢慢凝聚,他说这是用本地高山茶做的创新茶饮。“老茶客可能觉得胡闹,”他不好意思地笑笑,“但总得让年轻人也愿意走近茶。”
最让我驻足的还是那间文山茶艺私家工坊精选的入围工作室。主人是位退休老师,茶室里挂着亲手裱糊的山水画。他沏茶时总爱聊茶叶背后的故事,比如某款红茶是茶农夫妻用古法揉捻的,某罐绿茶采自云雾缭绕的向阳坡地。听他娓娓道来,杯中的茶汤仿佛也多了几分山野气息。
其实想想,这些工作室与其说在卖茶,不如说在分享一种生活态度。没有连锁店的标准化流程,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待客之道。有的会在茶歇时端出手作茶点,有的准备了素描写生本让客人随手涂鸦。在这快节奏的城市里,能找到这样安心喝茶的角落,确实难得。
天色渐晚时,我捧着淘来的两罐茶叶离开。回头望去,那些亮着暖灯的茶室像星星点点散落在街巷深处。或许明年这个时候,会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文山品茶私人工作室大选,让这些藏在城市角落的茶香被更多人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