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禹州站前街旁的小胡同
每次从禹州火车站出来,第一眼看到的总是那条宽阔的站前大街。车流不息,人来人往,空气里都带着点匆忙的味儿。可我的脚步,却总是不自觉地被站前大街对面的那条小巷子勾了去。好像穿过那条马路,就是从现代都市一步跨进了旧时光。
这条巷子不深,也不宽,夹在两排有些年头的居民楼中间。外面的站前街越是喧闹,就越发显得巷子里头有股子安静的魔力。阳光在这里好像都变得柔和了,慢悠悠地洒在斑驳的墙皮上,照出岁月的痕迹。巷子口通常停着几辆电动车,偶尔有猫咪懒洋洋地蜷在墙根打盹,你对它眨眨眼,它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往里走几步,生活气就浓了。几家小店挨着,没什么显眼的招牌,全凭熟客光顾。有家理发店,老师傅穿着白大褂,用的还是老式推子,咔嚓咔嚓的声音听着特别踏实。旁边是个修鞋铺,老师傅埋头干活,身边堆满了待修的鞋子,空气里有股淡淡的皮革和胶水味道。你说现在谁还修鞋呢?可偏偏他的生意就没断过。也许人们来这儿,不单单是为了修一双鞋,更是想找回一点过去那种“缝缝补补又叁年”的实在感吧。
最让我惦记的,是巷子中段那个卖炸串的小摊。摊主是位大姐,话不多,但手脚麻利。她那个小推车,简直是整条巷子的香气来源。下午四五点钟,油锅一热,滋啦啦的响声伴着香味飘出来,下班的、放学的,就都被吸引过来了。你得排队,但没人着急,大家就站着聊聊天,或者干脆发会儿呆,等着那口外酥里嫩的美味。
站前大街代表着效率和速度,是人们为了生活奔波的地方。而一街之隔的这条禹州站前街旁的小胡同,却固执地保留着生活的另一种节奏——慢。这里没有高楼大厦的压迫感,邻居们互相打着招呼,聊聊家长里短。傍晚时分,谁家窗口飘出炒菜的香味和锅铲碰撞的声音,那就是最动人的烟火气了。
我常常想,为什么我对这条小巷子这么着迷。大概是因为,在火车站这种象征离别与重逢、充满故事的地方,对面能有这么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巷子,让人觉得特别温暖和踏实。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旁观者,看着车站的聚散离合,然后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告诉每一个路过的人:日子嘛,就是这么不紧不慢、有滋有味地过下来的。
下次你若从禹州火车站下车,别急着赶路。不妨也穿过站前街,到对面的小巷子里走一走。你不用探索什么,也不用揭秘什么,就是随便逛逛,感受一下那种被放慢的时间,闻一闻那股子真实的生活味道。这条看似普通的禹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或许也能给你带来一丝意外的平静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