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少年兼职时薪五十元
最近刷朋友圈,看到一条挺有意思的动态:白银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朋友家刚上大学的侄子,趁着暑假在家附近的培训机构做助教,就是这个价。这孩子我见过,挺文静的一个小伙子,没想到现在也自己挣上零花钱了。
说实话,这个数字让我有点惊讶。倒不是说特别高或者特别低,就是觉得挺有代表性的。现在不少年轻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尝试经济独立,时薪五十元似乎慢慢成了个常见的标准。我家楼下奶茶店贴的招兼职广告,时薪也在这个数上下浮动。
这价钱到底怎么来的
我琢磨着,这个价位挺微妙的。你说低吧,比很多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要高;你说高吧,也就刚够看场电影再买杯奶茶。但仔细想想,这个价格背后其实挺有说头的。培训机构愿意出这个价,肯定是算过账的——既要控制成本,又要保证能找到靠谱的学生来帮忙。
那孩子跟我说,他的工作主要是帮着批改作业、维持课堂秩序,偶尔给小学的孩子讲讲题。“其实挺轻松的,”他语气里带着点小自豪,“比发传单或者餐厅端盘子舒服多了。”确实,比起纯粹的体力活,这种能用到知识的兼职,对大学生来说性价比更高。
不过话说回来,不是所有兼职都能达到这个水平。我问他周围同学的情况,他说差别挺大的。有的在超市做理货员,时薪可能就叁十出头;也有编程厉害的同学,接个小项目就能赚得更多。看来啊,这少年兼职时薪五十元,在现在的市场上算是个中等偏上的水平了。
其实挺能理解现在年轻人的想法的。谁不想早点自己赚点钱呢?不是说要挣多少,就是那种能自己做主的感觉特别好。买双球鞋不用再跟爸妈报备,周末和朋友出去玩也能大方请客,这种小小的成就感,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
而且我觉得吧,这种经历带给他们的不只是钱。那孩子跟我说,第一次拿到工资的时候,突然就理解了爸妈平时为什么总说“钱要花在刀刃上”。自己辛苦站了几个小时才赚到的钱,花起来确实会多想一下。这种对金钱概念的转变,可能比赚多少钱更重要。
当然也有人说了,学生嘛,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这话没错,但适当的兼职其实不影响学习。那孩子就把时间安排得挺好,每周就去叁个下午,既赚了零花钱,也没耽误复习功课。关键是要找到平衡点,别本末倒置就行了。
看着这些慢慢长大的年轻人,总觉得挺欣慰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接触社会,理解生活的另一面。那个白银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故事,可能正在很多城市同步上演。每个年轻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而这样的兼职经历,或许就是他们迈出的第一步。
下次再看到类似的招聘信息,我大概会多留意几眼。不是要去应聘,就是想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做些什么样的选择。每个数字背后,可能都藏着一个正在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平凡,但正是在这些平凡的选择里,他们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