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精油推拿的女大学生,余姚女学生推拿护理服务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第一次走进那家推拿馆完全是个意外。那天刚结束期末考试的第叁门,肩膀酸得像是扛了整袋大米。路过舜水南路时,被淡黄色的招牌吸引了——上面写着“余姚女学生推拿护理服务”。推门进去时风铃叮咚响,有个扎马尾的女生从服务台抬起头,鼻尖还沾着点点精油痕迹。
她叫小林,是附近理工学院大叁学生。聊起来才知道,这里确实是余姚精油推拿的女大学生团队在经营。“家里供读书不容易,”她边调精油边笑,“但直接要钱又别扭。正好考过康复理疗师证,就和同学凑钱开了这个小店。”她手上动作很轻柔,迷迭香混着柑橘的气息在空气里飘散。
那些藏在指尖的故事
后来我成了常客,慢慢认识了整个团队。小陈是中医药专业的,总能把穴位讲得明明白白;学护理的小周特别细心,会记得每个老客人的受力程度。有次做完推拿,看见她们围在角落的桌子旁写作业,推拿巾迭得整整齐齐,和病理学笔记堆在一起。
其实挺佩服这些姑娘的。别的大学生假期都在逛街旅游,她们却选择留在余姚做精油推拿。有个女孩说得实在:“手法好了,客人放松了,下学期的书本费就有着落了。”说话时她正在调配新的复方精油,薰衣草一滴一滴落进基础油里。
记得最清楚的是去年冬天,我落枕严重到不能转头。早上七点试着发了消息,没想到小陈立刻回复了。她顶着黑眼圈来开门,轻声说昨晚在准备考试。温暖的精油在颈间化开时,她悄悄打了个哈欠,但手上的力道依然稳稳当当。
如今这家推拿馆在余姚已经小有名气。木质搁架上摆着她们自制的精油滚珠,标签上手写着功效。有些熟客会特意带朋友过来,不仅要体验服务,也想听听这些女大学生的故事。墙上挂着她们和第一位客人的合影——那是开业第叁天,终于等来的陌生大爷,现在他还每周固定来松筋骨。
风铃又响了,这次是新客人推门进来。小林迎上前去,马尾辫在阳光里轻轻晃动。看着她递上温热的毛巾,我突然想起她说过的话:“我们做的不仅是推拿,是把每一份努力都揉进时光里。”窗外余姚的老街安安静静,而这个小空间里,正流动着青春与梦想交织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