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陪学
最近在我们新民的家长群里,有个话题特别火——有位初中生贴出广告,说是一小时五十块就能约着陪小孩。几乎同时,又看到学生家教一小时五十元陪学的宣传。这两条消息放在一起,让人心里直犯嘀咕:现在带孩子都这么玩了?
我家对门李姐上周末就试了水。她拉着我吐槽:“你是没看见,那初中生一来,我家那混世魔王居然乖乖坐了两小时!”原来那孩子没按老套路上课,反而带着她儿子拼乐高、读漫画书,中间自然穿插着算术题和成语接龙。效果嘛,倒是比请过的大学生家教还灵。
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觉得不靠谱。初中生自己还是个孩子呢,能带好别人吗?可楼下的王老师(在重点中学教了二十年书)点了根烟,慢悠悠地说:“你们啊,总想着找名师。但有时候同龄人之间,那道门反而更容易推开。”
这话让我想起闺女上学期的事。当时她数学卡在应用题上,我花八百块请的教研员束手无策。结果班里同桌来家里玩了两次,两个孩子趴在地板上边画边闹,难题居然就解开了。有些东西,真不是钱能衡量的。
现在这种新民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的模式,说白了就是让孩子教孩子。没有居高临下的指导,只有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影响。那些在正规家教眼里“不专业”的玩法,反而成了最管用的敲门砖。
当然啦,安全问题谁都不敢马虎。我们几个家长凑在一起商量了个办法——统一让陪学的孩子在社区活动中心露面,物业经理帮忙登记身份,第一次见面都得有家长在场。既给了孩子们自由空间,又不会完全撒手不管。
昨天在小区花园,看见那个常来接活的初中生正带着几个小孩观察蚂蚁搬家。孩子们围成一圈,七嘴八舌地问为什么蚂蚁要排队。那少年也不直接回答,反而引导他们自己找答案。这种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陪学带来的,或许正是现在孩子最缺的陪伴和启发。
时代真的变了。我们那会儿请家教要看职称、比资历,现在孩子们反而需要更能懂他们的“小老师”。这种新民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的新鲜事,倒给教育带来了另一种可能——不是从上往下的灌输,而是并肩前行的照亮。
看着那些在夕阳下一起奔跑的身影,突然觉得,或许最好的学习,就藏在孩子们自然相处的点滴之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这些美好的相遇,留出一方自在生长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