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附近小巷哪里实惠
嵊州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
刚搬到嵊州大学城那会儿,我每天最头疼的就是吃饭问题。食堂连着吃叁天就腻了,商业街的餐馆看着光鲜,可咱学生党口袋里那点生活费,实在经不起天天造啊。后来隔壁寝室的本地同学神秘兮兮地跟我说:“想找实惠的?你得钻胡同!”这句话简直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说实话,头两回找便宜胡同真走了不少弯路。跟着导航绕来绕去,结果找到的都是已经商业化的小吃街。后来我学聪明了,专门挑放学时段,跟着那些拎着保温袋、步履匆匆的学生走。你还别说,这法子真灵!在图书馆后身那条被梧桐树遮得严实实的巷子里,我找到了第一家宝藏小店。
那家卖烧饼夹里脊的摊子,老板是个嗓门洪亮的大叔。四块钱一个的烧饼,夹上两串里脊肉也才七块,关键是那个酱料,咸香里带着微甜,吃完恨不得把手指头都嗦干净。大叔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孩子们零花钱不多,咱得让他们吃饱吃好。”
往宿舍区南门外的巷子深处走,藏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面馆。老板娘下面条时,手臂甩得那叫一个利落。八块钱一碗的雪菜肉丝面,汤头是用大骨熬的,面上铺着满满的浇头。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看着那个分量都惊呆了——这哪是碗啊,分明是个小盆。坐在旁边的大二学长看我那表情就笑了:“吓着了吧?我刚来时也这样,现在天天来。”
慢慢地我摸出了门道,嵊州大学城附近小巷里的吃食,之所以能这么实惠,主要是省下了叁大块成本。一是店面租金,这些巷子里的店铺,租金可能只有临街店铺的叁分之一;二是装修费用,很多就是简单收拾收拾,桌椅都是旧的;最重要的是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全靠学生之间口耳相传。
不过要说最让我惊喜的,是音乐学院东侧那条窄得只容两人并肩通过的小胡同。那里有家夫妻经营的麻辣烫,蔬菜一块五一串,豆制品两块,最贵的肉串也才四块。选好菜递给老板娘,她总会多抓一把豆芽或者两块豆腐,笑呵呵地说:“送你们的,正在长身体呢。”这种不经意间的小温暖,比那碗热腾腾的麻辣烫更让人心里舒坦。
当然啦,在巷子里觅食也得留个心眼。我一般会留意店里学生的多少,特别是那些本地学生常去的摊位,味道和卫生通常都更有保障。另外就是要看食材新不新鲜,像那种绿叶菜都蔫了的,再便宜我也绕道走。
现在我已经是大叁的“老油条”了,对学校周边哪个胡同便宜、哪家小店最实在,心里门儿清。前几天还带着刚入学的学弟去“开发”新据点,看着他被巷子里五块钱管饱的饺子惊得目瞪口呆的样子,就像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
其实想想,这些藏在巷子深处的小店,早就成了我们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期末复习到头晕眼花时,溜达着去吃碗热乎的;拿到奖学金时,约上叁五好友去改善伙食。那些冒着热气的锅灶,那些朴实无华却分量十足的食物,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忙碌又充实的日子。
所以啊,如果你也在为每天吃什么发愁,不妨多往巷子里走走。那些不起眼的角落,往往藏着最让人惊喜的美味,还有那份属于学生时代特有的、简单而温暖的烟火气。